建兴乡是新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地处哀牢山主峰中段东麓,毗邻墨临高速和永金高速,227国道线横穿乡境,是新平通往临沧、普洱、版纳的重要交通要道,国土面积209平方千米,政府驻地马鹿集镇距新平县城102千米。截至2024年末,全乡辖1个社区,6个村,79个村(居)民小组,89个自然村,共有5004户17494人。建兴乡设7个党总支,63个小组党支部,共有党员803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555人,占比69.12%。2024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38090万元,工业总产值9400.35万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1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29.41万元。 建兴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有被命名为玉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玉溪市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教育基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国防教育基地的帽盒山革命旧址,有玉溪市第二大水库黄草坝水库,有滇中较大的草甸洋坪,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羊毛毡制作文化名片,有“云药之乡”的美誉。2024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建兴葫芦笙文化艺术节”和第三十一届开歌节,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马鹿大酒店,补齐文旅短板,实施建兴乡传统葫芦笙制作非遗技艺及葫芦笙舞蹈传承保护项目,成功申报葫芦笙舞蹈市、县级非遗项目,建成葫芦笙非遗传习室,接续开展广场舞大赛、“村BA”篮球赛等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 2024年,建兴乡聚焦项目投资、财源建设、市场主体、农业基地“四抓”重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及“四上”企业“升规纳限”工作,全年谋划项目46个,总投资16.03亿元,完成税收104.04万元,溢丰工贸、七兴建筑两家企业成功升规纳规。持续挖掘中药材产业发展潜力,建设“哀牢山建兴药文化园”,试种莪术、白芨、板蓝根、蒲公英等30余种中药材,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2.7万亩,产值约1.13亿元。完成烟叶交售66.9万公斤,实现烟农收入2271.9万元。大力扶持天门冬、独蒜兰等种植新业态,培育壮大“果蔬药菌草”种植加工、林下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开发建设、商贸流通与服务等领域企业,建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0个、县级28个。引入鱻壤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独蒜兰组培育苗室和种植基地,建成中药材初加工烤房30座,鸿誉露水草厂场地改造并投入使用,首批天门冬实现订单化收购,从种子端、种植端、加工端到销售端,现代农业产业链逐步完善。 2024年,建兴乡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严格落实“双线四级”责任,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脱贫家庭辍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全乡脱贫户及监测户人均纯收入2.19万元,增长7.29%,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均稳定在20万元以上。聚焦集镇功能、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民生等要素保障,成功申报新平县马鹿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建兴、盘龙大沟修复工程项目,启动麻栗树综合性活动场所建设,马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顺利收尾。严格落实河(湖)长责任制,通过义务植树活动和以工代赈示范项目新增村庄绿化树1.5万株,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林长制走深走实,建设盘龙、中寨、马鹿片区防火道路6.3公里,实施磨味村狗头坡2.62公里防火应急道路建设。探索构建“1223”“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研学活动2期53人,启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三年行动第一批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发放惠民殡葬补助76人19.76万元。 2024年,建兴乡完成帽盒校点与马鹿校点合并,发挥教育基金作用,发放中高考优秀学生奖励资助19人2.8万元,投入3万余元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外出研学。投资4万元完成建兴村卫生室能力提升项目,完成“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心脑血管救治站”建成并通过市县达标验收。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调解矛盾调处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