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平甸乡位于新平县城城郊,分别与桂山和古城两个街道办事处接壤,地处省道218线、国道213线中间。东与峨山县塔甸镇及我县的桂山和古城两个街道办事处毗邻;南与扬武镇的顺水村委会接壤;西与漠沙镇的西尼和峨德村委会相连;北与新化乡甸末、者渣相连;乡政府办公驻地为桂山街道办事处花山公园。平甸乡境内地表崎岖、地形复杂、山峦连绵、河流纵横、山高坡陡,呈“V”型深切割山原地貌。全乡国土面积435.6平方公里,域内最高海拔磨盘山主峰2614米,最低海拔点底刹莫山脚700米,年平均气温17.9℃,常用耕地面积20230亩,其中田10454亩、地9776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43亩。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97个村民小组,116个自然村,乡辖区内没有集镇。2024年末,全乡总户数3763户,总人口14642人(其中,男性7611人,女性7031人);少数民族人口11845人(其中彝族11539人,占总人口的78.81%,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42%)。 二、经济发展情况 全乡以农业为主,烤烟、畜牧、林果、甘蔗、蔬菜是全乡的经济支柱产业。2024年,全乡预计(下同)实现农业总产值5.07亿元、同比增长12.69%,地方财政收入2016万元、同比增长25.37%,地方财政支出2576万元、同比减少2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3元、同比增长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招商引资项目投资7466万元,向上争取资金657万元。 三、重点、特色亮点工作 (一)产业发展 农业产业增量提效。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突破发展,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在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实施2024年玉米单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项目1万亩,全年完成粮食作物种植5.39万亩、总产2123.2万公斤。围绕打造全省优质烟叶生产“156工程”新高地目标,以优质烟叶原料基地建设为核心,全面实行“站外分级、集中运输、代表交烟、一码追溯”收购模式,完成移栽面积17056.9亩,烟叶交售总量203万公斤,烟农交售收入7122.78万元,均价35.09元,均价常年位居全县前列。加强“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完成蔬菜种植2.74万亩、产量5846.02万公斤、产值7600余万元。持续推动甘蔗产业发展,完成蔗糖纸全产业链发展土地流转4881亩,完成甘蔗种植4436.35亩、2023/2024榨季实现产量1.14万吨、交售收入568.87万元。依托褚氏农业、秋香晚芒等龙头企业带动,实现水果种植1.63万亩,产量2868.06万公斤、产值7457万元。探索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投资100万元,建设者甸村百合花种植基地鲜切花种苗培育基地80亩,种球培育450万个,投资80万元,实施桃孔村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提升改造项目,完成林下食用菌、中药材种植644亩。坚定不移抓好畜牧业稳产保供,持续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完成生猪出栏5.85万头,大牲畜1941头,山绵羊6651只,完成肉蛋奶总产643.47万公斤,实现畜牧业产值11942万元。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成功创建市级示范基地7个、县级示范基地26个。 农文旅融合活力倍增。以实施文旅项目为抓手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完成磨皮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磨皮大寨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项目和白鹤村绿美乡村项目建设,费贾村、红星村农特产品交易市场投入运营。以休闲农业、生态康养等为重点,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桃孔村“玉菌山庄”揭牌开业,磨皮山货街、费贾农特产品交易街成功打造,磨皮村彝族“吃花酒”非遗民俗文化节、磨皮丰收节、新平县首届林间菌子文化节等系列活动顺利举行,以宁河—梭克—磨皮、费贾—桃孔—白鹤为代表的农旅体验环线初步成形,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积极挖掘申报文化旅游项目,磨皮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磨皮民族文化特色村成功申报为国家2A级景区,彝族花鼓制作工艺入选县级第七批非遗项目。 (二)乡村振兴 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脱贫群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健全产业帮扶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优化新型经营主体,与8家企业6个专业合作组织利益绑定,实现147户494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有产业发展条件户全覆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2人。强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管理,争取衔接资金340万元,实施5个项目建设。实施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全乡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5万元以上,其中7个村达20万元以上。优化完善村庄规划,全面完成10个行政村55个小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审批入库,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管理。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提升村7个。常态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星级管理,创建磨皮村等5个星级美丽村庄。实施绿美乡村三年行动,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创建白鹤石头村、红星迭社莫2个省级绿美乡村和红星罗施斗莫等10个市级绿美村庄。持续做好安心拆除“后半篇文章”,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拆除农村临违建筑和危旧房屋15宗,创建美丽庭院232户,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三)社会治理 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平甸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紧扣“八五”普法重点任务,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深入推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和“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风险防控持续有力。多点发力加强宣传教育,坚决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道路交通、消防、畜牧行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隐患排查治理,无重特大事故发生,全乡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健全公共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做好防汛抗旱、森林草原火灾防范、消防救援、防震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进一步提升安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