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镇位于新平县境西北部,哀牢山中段东麓,距县城90公里。东至戛洒江与老厂乡隔江相望,南连戛洒镇,西邻镇沅县,西北与者竜乡接壤。地势西高东低,东为戛洒江,西靠哀牢山,呈狭长形河谷兼半山区地带。最低海拔530米,最高海拔3137米,全镇总面积302平方千米。2020年末耕地面积79389.5亩,其中:基本农田38193.4亩,非基本农田32685.6亩,人均占有耕地3.57亩。由于辖区内地形复杂,气温差异大,年降水量431.3毫米,年平均气温23.3℃,年最高气温45.6℃,最低气温4.6℃。镇政府所在地水塘社区水塘小组位于省道218线154公里处,海拔800米。镇政府所在地水塘社区水塘小组位于省道218线154公里处,海拔800米。2020年末,全镇总户数6258户,总人口22268人,其中,男11413人,女10855人,城镇人口1225人,乡村人口21043人;少数民族14个,人口14634人,占总人口的65.71%;乡村劳动力1348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10671人;第二产业895人;第三产业1918人。二、三产业占劳动力的20.8%;人口密度74人每平方公里。全镇辖水塘、现刀、波村、大口、南达、旧哈、拉博、邦迈、金厂共1个社区和8个村民委员会,108个自然村,87个村民小组。2020年(下同)完成农业总产值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37.9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87.20万元,地方财政支出2978.26万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6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7元;招商引资2亿元。 水塘镇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宜种植稻谷、包谷等粮食作物及甘蔗、柑橘、核桃、茶叶等经济作物,主产亚热带水果,有香蕉、菠萝、荔枝、芒果、柑橘、西瓜等,主要特色产品是土猪、核桃、茶叶、柑橘等。水塘镇地处楚雄、普洱、玉溪三州市交汇处,省道306线穿境而过,为水塘镇传统生猪交易集散地的形成提供了区位优势,从而也带动了全镇畜牧产业的发展,特别是2002年遭遇特大泥石流灾害后,水塘镇80%的群众进行了易地搬迁,畜牧业成了搬迁群众走出产业困境的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2020年末,全镇生猪养殖户达2260余户,规模养殖户达48户,实现畜牧业产值1.36亿元。核桃面积5.4万亩,2020年末实现产量736吨,所产出的漾濞泡核桃具有果大、饱满、仁白、味香、含油率及出仁率高等特优品质,是核桃中之上品。哀牢山脚下的励志丰碑——褚橙,种植基地就在距离水塘集镇8公里的地方,这里充足的温度、光热和雨量条件滋养成就了褚橙酸甜可口的独特口感,近年来,水塘镇结合自身资源,依托滇橙集团,放大褚橙效应,加之全国知名的“金泰”和“高原王子”的主要生产基地分布于水塘镇区域内,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优势明显,建成柑橘果品分选企业6家,全镇柑橘面积2.7万亩,挂果面积2.3万亩,2020年实现柑橘产值2.08亿元;水塘镇以新平龙橙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平哀牢潘橙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导,面向全镇及周边辖区拟立项建设选果厂,将壮大集体经济和选果厂的建设项目嫁接整合,投资概算2050万元左右,其中金厂、邦迈等15个村(社区)各投入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合作企业投入1300万元,建成了新平选果厂。 水塘不仅物产丰富,也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塘镇将拉祜族传统的“3·18”拉祜民族节由旧哈村搬至集镇举办,极大地带动了集镇经济社会发展,也提高了节日的知名度和效应。境内更有绚丽迷人的景色。有云蒸霞蔚的哀牢主峰大磨岩峰、群峰叠翠的次峰大雪锅山、一柱擎天的大帽耳山、悬吊高崖的白马河瀑布、清溪溅霞的棉花河、山萦水绕的红河第一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西黑冠长臂猿……还有正在建设中的红河干流第一梯级大电站——戛洒江一级电站,俊峰集萃、秀水涤荡。蜜桔飘香、地灵人杰,2015年水塘镇被评为第四批云南省文明小城镇。 综合来看,水塘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民族团结乡镇、地质灾害搬迁乡镇、产城融合发展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