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新平县河谷地区迎来了甘蔗成熟收获的时节,漠沙镇西尼村沉寂了大半年的制糖作坊陆续开机榨糖,当地的花腰傣群众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繁忙的“甜蜜生产季”。 来到漠沙镇西尼村蚌蛾小组,还没走进制糖作坊,远远地就闻到弥漫在空气中的“甜蜜味道”。走近一看,制糖师傅们正手拿大勺,不断翻搅糖水。随着锅里甘蔗汁的水分蒸发,糖水逐渐变得金黄黏稠。 
“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了,忙着砍甘蔗,忙着制作手工红糖。“西尼村蚌蛾小组群众封翠芸说。 漠沙镇西尼村地处河谷,非常适宜种植甘蔗,这里出产的甘蔗清脆甘甜、糖分丰足,为西尼红糖的制作提供了优质原材料。此外,西尼红糖的制作除了榨汁过程借助机械完成,其余的繁复步骤均遵循传统工艺,全部由人工完成。制作时,需要4口大锅同时操作,经过烧开、过滤、熬制、入模、晾晒、脱模等8道工序,才能把甘蔗汁变成一块块金黄可口的红糖。传统的制作工艺,醇香甜美的口感,让西尼红糖声名远扬,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参观、选购。 附近村民杨增艳告诉记者,她每年这个时候她都会来到西尼村买最新鲜的红糖给孩子们吃。“我每年都要来这里买这个西尼红糖,拿回去给孩子们吃,我每年都会来,非常好吃。” 
阳光下一块块刚脱模的西尼红糖正在风干,颜色金黄,香气四溢。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西尼的制糖师傅们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丰富西尼红糖的品种样式,把玫瑰花、姜丝、枸杞与西尼红糖相融合,制作出圆形、心形、方形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红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制作手工红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越过越好了。”封翠芸说。 “下一步,我们准备把西尼红糖的绿色食品认证尽量争取下来,这样能增加西尼红糖在市场上竞争力。”西尼村党总支副书记白晓东说。
图片3.2.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