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武镇地处滇中腹地,位于新平县东南部,磨盘山东麓,龟枢河西岸,东临石屏、南接元江、北邻峨山、西连新平县城,玉元高速昆曼国际大通道公路、213线横穿集镇,最高海拔鲁奎山2389米,最低海拔玉租河510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全镇国土面积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163.21亩。扬武是玉溪、红河、普洱三地州(市)四县五乡(镇)物资集散地和八方商贾云集之地,是省、市、县三级文明窗口,也是全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重镇和玉溪市25个小城镇试点建设镇之一。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省级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全镇辖大开门、扬武2个社区和写莫、丕且莫、赵米克、尼鲊、丁苴、老白甸、顺水和马鹿寨8个村民委员会,102个自然村,107个村民小组。 (一)聚力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工业经济快速推进。工业发展首位意识不断强化,产业转型持续升级,矿山采选、钢铁冶炼加工产业链全面发展。仙福集团产能置换技改升级年产122万吨2号1350立方米炼铁高炉、100吨炼钢转炉、年产120万吨球团生产线、年产60万吨活性石灰生产线相继启动建设,180万吨热轧优特带钢生产线、加油站、物流园区、鲁电80万吨地下采矿工程改扩建、80万吨菱铁矿选矿等项目稳步推进。甬福150万吨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竣工投产并成功纳规,穆鑫3万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竹炭翁年产4000吨竹炭项目进入试生产,恒泰科技新型材料二期项目建成投产。投资2.5亿元,启动丁苴公种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仙福集团铁路专线及货运站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仙福集团荣登中国制造民营企业500强、排名省非公企业百强第4位,恒泰科技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着力增强农业经济实力。全年播种粮食4.2万亩,实现产量1422万公斤、产值5119.2万元。种植蔬菜1.9万亩、水果1.3万亩、甘蔗5656亩、花卉766亩、中药材400亩,实现产值1.2亿元。圆满完成烤烟收购任务,收购烟叶50万公斤,上等烟比例69.76%,均价30.45元,实现交售总收入1522.55万元、财政收入346万元。畜牧业健康发展,完成肉蛋奶总产453.28万公斤,生猪、牛、羊、家禽存、出栏稳中有升。农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全力推进7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在建1户4个单元;启动丕且莫村它斗60个单元楼层式生猪养殖项目。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66亿元。 文旅产业活力迸发。紧紧围绕打造昆曼大道第一驿、新平商旅窗目标,完成昆曼第一驿扬武游客集散中心、扬武温泉驿站、民族特色商业街、田园综合体等特色旅游规划设计。大力弘扬彝族烟盒舞文化、特色饮食文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提高现代服务业供给水平。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成“滇中、滇南、思普三地区地委代表联席会议旧址”提升改造,并先后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玉溪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党员培训教育基地、新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年接待各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党员培训教育活动2100余人次。成功申报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人、首届“新平工匠”1人。 (二)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有序开展,纳入监测户12户29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投资92万元,完成马鹿寨村蔬菜、水果保鲜储存室冷库建设,投资11.59万元,新建马鹿寨村新寨河小组2万立方土工膜水池,带动蔬菜、水果产业健康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有力推进,投资82.77万元,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大开门社区列入省级规划编制试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工作持续跟进,改建户厕53座,新建公厕9座;村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投资210万元启动大开门桥头小组美丽村庄建设;投资43.6万元完成27户危房改造;投资16万元完成藤子箐小组雨污分流工程;投资21万元完成白坡头、龚家寨小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所有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成功注册村集体经济公司(新平实创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注入新动力。 (三)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夯实 全面推进路长责任制,持续抓好330公里农村公路养护;投资1.04亿元,启动9个村(社区)51个小组34条104.3公里“一组一路”建设;中老铁路新平段建成通车,大开门片区七岔路口改造主体完工,居拉里农村公路改建快速推进、石屏宝秀至大开门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601.59万元,启动尼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4503.15万元启动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生活垃圾热解站项目建设;投资1699万元完成10KV配网工程35项。 (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力打造绿色家园 加强森林保护和病虫害防治,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及人员伤亡事故;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有序开展,实地核查疑似图斑1993个;科学营林造林,完成核桃抚育500亩,旱冬瓜种植15万株,引导退出红娘胡蜂养殖8户657窝。全面落实河(湖)长责任制,完成巡河765次,持续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清理河沟7条25.6千米,清理库塘12座。加强水源地保护管理,切实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关闭扬武屠宰场,启动大开门大沙坝养殖小区环境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农业面源、生猪养殖等领域污染治理。投入人力802人次,车辆1633辆次,圆满完成亚洲象安全防范应急处置工作任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聚力民生保障,人民福祉不断增强 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疫苗接种有序推进,推广使用健康码1.94万人,完成新冠疫苗接种4.5万剂次。推行九年一贯制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举办文化惠民培训21期,参训人员1036人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7场次,惠及群众1.1万人次。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投资53万元,启动大开门社区公益性公墓建设;投资120万元,建成大开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放创业贷款81户1180.5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惠民殡葬补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类补助1027万元。投入140万元,1000余人次,高位推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重新划行规市,整治占道经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设置停车位1584个,规范车辆停放,开展扬武集镇、大开门集镇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市场秩序井然,集镇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共开展安全检查437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全镇未发生集体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武装、反恐、气象、防震减灾、双拥、民宗、禁毒防艾等工作健康发展,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新发展。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564件,建立中心(站所)联系村(社区)办实事制度,完成25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推进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350余项,自觉接受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3件。推行公务用车集中统一管理、办公用品集中统一采购、集中办公,创新运用华为welink视频会议系统覆盖到各村(社区),按照“务实、管用”的原则说短话、开短会,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建设节约型机关。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2021年“三公”经费支出32.9万元,比上年同期39.52万元减支6.62万元,下降16.75%,实现“三公”经费零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