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平概况    >    自然环境

新平县自然资源概况(2022年)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2-12-13 15:12   点击率:3691打印】【关闭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滇中部偏西南,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北纬23º3815″~24º2605″,东101º1630″~102º1650″之间,国土面积4267.03平方公里。东与峨山县毗邻,东南与元江县和红河州石屏县相连,西与普洱市镇沅县接壤,西南与普洱市的墨江县相连,北隔绿汁江与楚雄州双柏县相望。县城海拔1480米,平均气温在1424℃之间,属温带气候区,局部气候受海拔影响,形成河谷高温区、半山暖温区、高山寒温区三个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8.1℃,年最高气温32.8℃,年最低气温1.3℃,年降水量869毫米,总日照时数2838.7小时。无霜期316天。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距昆明180公里。

新平境内山峦连绵、河流纵横、峰高谷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自西向东分为哀牢、迤岨、磨盘三个山群。最高海拔3165.9米,最低海拔422米。山地面积626.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8%,群山间夹嵌着1平方千米以上的盆地(坝子)9个,面积12.7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均属河谷堆积盆地,发育于一、二、三级阶地上,盆土地层深厚、层次分明、土质肥沃,生产性能好,是粮食及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核心部位于新平境内,原始生态最为典型,为世界同纬度生物多样化、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被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察站和国际候鸟保护基地,被誉为镶嵌在哀牢山皇冠上的一块“绿宝石”。新平有全省7个气候带中的6个(亚热带气候、南亚热带气候、中亚热带气候、北亚热带气候、南温带气候、中温带气候),一年四季光照充足,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新平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县境山区面积达4139.6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海拔哀牢山主峰大磨岩峰3165.9米,最低海拔漠沙镇南蒿村422米。

新平县有矿产资源37种,主要有金、铜、铁、铬铝、钯、铀、煤、石灰岩、白云石、石棉、滑石、大理石等。其中铁矿探明储量5.44亿吨,铜矿探明储量147.46万吨;煤炭储量620万吨,可开采量250万吨;锌矿储量36.2万吨;大理石储量2.6亿立方米。

新平县境内有高等植物2197621402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二级保护植物水青树、三级保护植物翠柏等;兽类75种,禽类153种,两栖爬行类45种,昆虫类130余种,其中有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等。

县内土地资源丰富,在海拔1300米以下范围内,有农业综合开发后备资源76.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2.0%,多分布于红河流域的宽谷地带及其支流流域的丘陵谷地,其特征是气候炎热干燥,少霜冻,为全县水稻、甘蔗、冬早蔬菜及亚热带水果主产区;在海拔13001900米地区,有农业综合开发后备资源117.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8.5%,是玉米、水稻、烤烟的主产区;在海拔1900米以上区域,有农业综合开发后备资源30.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有大量的原始森林和高山草地,具有发展珍稀药材、经济林木、畜牧业及旅游业等自然优势;有耕地68.24万亩、种植园地36.87万亩、林地476.51万亩、草地3.29万亩、湿地1.15万亩、水域6.58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49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99万亩、水利设施用地0.29万亩、其他用地31.63万亩。

上一篇:新平县自然资源概况(2023年)
下一篇:新平县自然资源概况(2021年)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