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侧记 2018年,新平县持续围绕生态立县战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攻坚大气、水和土壤3大污染防治,不断加大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管力度,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机制 抓落实 促整改 按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整改时限,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狠抓落实。中央环境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新平县的19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7项整改任务,城乡“两污”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等2项整改工作序时推进中。中央环保督察组对云南开展“回头看”期间,反馈意见涉及新平整改事项共有6项(均属全省全市共性问题),已完成整改1项,其余5项推进整改中。省级环保督察对玉溪市环保督察的反馈意见中,涉及新平县的15个方面22项问题已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时限、目标和整改措施,现已完成14项整改任务,完成率63.63%, 8项正在推进。 污染源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选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85人,通过污染源普查清查建库工作,全县纳入普查对象的工业及产业活动单位375户、规模化畜禽养殖101户、入河排污口18个、集中式污染防治设施3个、生活源锅炉1个、省级工业园区1个。已完成入户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目前,正在推进G106表补充填报和企业数据审核工作,并完成了100家企业普查数据审核。 节能减排全达标 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兆瓦烧结余热回收发电站于2018年3月完成建设,目前已进入投料试生产阶段。按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工作方式,完成新平工业聚集区(桂山片区)内28家企业签订委托处理合同,污水集中收集管网及收集池建成投入使用。巩固已实现全面达标排放的新平县污水处理厂等6家企业成果,南恩公司锅炉烟气配套建设的脱硫塔及在线监测设备建成投入运行,并已同环保部门联网。4家企业7个减排项目生产运行正常,治理设施和在线监控运行正常。 2018年我县纳入省、市级级重点减排项目共8个,其中工程减排2个,管理减排6个。按期完成两个工程减排项目和6个管理减排项目,综合脱硫率、脱硝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均得到提升。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其中,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比上年削减3680.44吨,超额完成削减3137.44吨;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指标比上年削减143.14吨,超额完成67.07吨的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指标比上年削减605.62吨,新增削减54.42吨;氨氮总量控制指标比上年削减109.66吨,新增削减19.74吨。 2018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44%。县城集中饮用水源地清水河水库、他拉河水库水质均达到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环境执法检查力度持续加强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重点加强对红河流域新平段附近企业的环境监察工作,全年共检查企业110家次,出动人员252人次,下达现场监察记录60份;对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企业处3家,实施行政处罚3件,其中,限制生产1件,移送行政拘留2件。严格辖区内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和电磁辐射的监督管理;持续开展畜禽养殖、自然保护区、砂石开采、饮用水水源地、固体废物等专项执法。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并针对排查情况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目前,全县共有57家企业完成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评估和备案工作;成功举办2018年玉溪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全县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32件,办结32件。 强化在线监控系统管理,做好在线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在线设施正常运行,保证通讯联网畅通,按时上报数据。目前,全县共有12家企业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含视频监控),共有34个监测点位,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实现全面覆盖。 环境质量监测提供管理和决策科学依据 制定环境监测方案,按时推进饮用水、地表水、县城空气、农村试点监测等例行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及各项委托监测。2018年,完成了例行监测25份、监督性监测50份,委托监测20份,应急监测1份,共出具监测报告96份,出具监测数据9058个,为县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提高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群众环保意识 先后组织开展了“六·五”环境日集中宣传、生态文化进乡镇进社区宣传、环保·科普·法制进校园和“党课+法治课”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共展出《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展板44块次,悬挂宣传布标3条,展出3D科普宣传展板42块,科普展具6套,接待咨询人员2000余人次。发放环保宣传读本12000余本、环保宣传单共15000份、环保袋6000个,受宣传教育学生及群众达10000余人。同时,组织指导各乡镇(街道)规保中心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展系列 “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 绿色和生态创建工作持续推进 绿色创建持续开展,2018年新增市级绿色学校2所、市级绿色社区2个;完成11家省级绿色创建单位复核材料上报工作,待迎检。目前,全县共建成17所省级绿色学校,36所市级绿色学校,6个省级绿色社区,14个市级绿色社区和2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漠沙镇整镇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入库填报,并列入2018年度省级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已下达省级资金500万元;完成漠沙镇曼蚌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哀牢山西冠黑长臂猿保护和监测项目绩效评价相关资料收集、自评报告编制等工作;完成戛洒镇大平掌小组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工程招标工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按期推进。持续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完成1个国家级、1个市级和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的自查自检工作;配合中央第八巡查组完成对我县自然保护区的巡视检查。 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及责任追究体系;县启动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专家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