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联创|戛洒:以生态景观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2-09-02 16:09   点击率:430打印】【关闭

图片1.jpg

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在创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传承与弘扬当地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都能起到对应的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抓好对《玉溪市关于深化基层党建“四级联创”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新平县全面推进“四级联创”工作方案》的贯彻落实,戛洒镇以生态景观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全面提质增效,全方位打造了美丽新寨、幸福旋涡等乡村振兴示范点。

坚持生态、自然的原则,深入挖掘自然生态景观,彰显乡村特色。戛洒镇新寨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及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为白+黑道路7050平方米,七彩花腰产业路860平方米,卵石排水边沟1270米,卵石场地445平方米,透水砖园路、场地1650平方米,木平台150平方米,铝制竹篱笆385米,圆形场地710平方米,长廊106平方米,卵石花池1410米,场地盖板沟135米,青石板铺装、台阶445平方米,瓜果廊架120平方米,改造公交车站20平方米,公棚换彩色金属瓦顶等。南蚌社区旋涡小组在2007年—2008年的时候改建老旧房屋打造美丽乡村,房屋大部分全部统一规划、统一建盖,房屋统一为黄墙红瓦的建筑风格,还有部分的房屋雕刻着花腰傣浮雕,讲述了花腰以前的生活习俗和花腰傣的由来,保留着最原始的傣家人民习俗。同时,旋涡小组还结合“安心拆除”工作,对周边房屋、私搭乱建等进行了大排查、大拆除,并立足村庄规划,对拆除后的土地进行了综合利用,建设了小花园、休闲廊亭、公共停车场等。

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带动经济发展。戛洒镇科学利用自然植被、坡地、良田、民族历史典故、特色民俗文化等本土资源,多方面、全方位打造有创意、有亮点的旅游景观、农家乐及“网红”打卡点等。在新寨村子旁,一条“七彩花腰产业路”穿梭于果林中,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现在全村有冰糖橙种植户328户,占总户数的96%,全村农户种植柑橘挂果面积达1400余亩,2021年产量达3100吨,产值达1575万余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以前种甘蔗的6680元增加到2万元。而南蚌社区旋涡小组的花街坡,因一条具有戛洒花腰傣特色的历史道路和一顶代表戛洒花腰傣的民族七彩帽徐徐而生,吸引着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周边群众依托现有的生态景观,大力发展周边水果种植、新建农家乐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71元。

以人为本,全面挖掘人文景观,尊重民俗文化戛洒镇乡村景观设计与建设以人为本,确保能够表达当地的文化内涵,符合当地的需求,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踊跃参与到乡村景观建设当中来,尊重广大群众的建设意愿。新寨村和南蚌社区旋涡小组群众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将民间流传的“喊月亮”、“照电筒”、“花腰傣小调”及花腰傣民间故事“朗娥与桑洛”等具备花腰傣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大众面前一一展现,充分展现了戛洒花腰傣的民族文化魅力,同时也进一步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戛洒镇结合“四级联创”工作,加强统筹规划,充分挖掘改造乡村生态景观,在满足当地群众对景观建设要求的同时,充分带动产业发展,绘就了一幅美丽而又幸福的乡村田园山水画。

上一篇:四级联创|戛洒:全力开展集镇综合整治 助力创建国家卫生乡镇
下一篇:戛洒新寨:党建引领支部联动,助力柑橘产业发展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