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这个是干什么的?”“这个可以看看吗?”戛洒镇新街农贸市场的早市上,我们活动还没开始就迎来了赶集的群众。 “可以的,我们今天是来做预防野生菌中毒、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防震减灾的知识宣传,待会大家都来参加,可以把这些宣传手册拿回去看。”8月16日,戛洒镇多部门联合以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的方式,在赶集日开展综合宣传活动。
万千野菌,不食毒菌。工作人员向来往的群众发放《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基本常识》和《新平县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告知书》的宣传资料,着重对辖区群众中毒后出现死亡人数最多的两种野生菌——亚稀褶红菇和鹅膏菌进行了现场讲解。一种是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猪鼻子菌,与无毒的稀褶、密褶红菇几乎一模一样,极难分辨,易误食中毒且死亡率极高。另一种是鹅膏菌,又叫白毒伞、“小鸡枞”,特征是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大部分剧毒菌子都属这一类,且潜伏期长、发病晚。强烈建议这两种菌子都不采不吃,以免发生生命危险。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提高广大群众对野生菌的认识,工作人员的认真讲解使食品安全知识深入人心,谨防野生菌中毒。 远离金融诈骗,拒绝高利诱惑。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讲解《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宣传册》的内容。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不透露自身重要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面对诱惑不贪便宜,不心怀侥幸,一旦发现被“套路”,立即报警。过往群众积极参与活动,提高了对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的认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风险识别能力。 防震减灾,你我共参与。一本蓝色的宣传手册——《地震来了,怎么办?》发放到来往群众手中。对着宣传手册,工作人员讲解“地震来了不要慌,就近找避险的地方,护头蜷身,震动停后找广场空地避险。”宣传手册对地震时室内室外的场景都进行了分类,并有具体的避险方法,回去后群众可以做更全面地了解。通过此次宣传,群众对地震应急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防震意识得到显著提高。 据悉,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3类1000余份,有效提高了群众在预防野生菌中毒、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防震减灾方面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