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新平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0.65亿元,同比增32.6%;实现工业总产值165.92亿元,同比增32.3%;工业增加值36.88亿元,同比增1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8亿元,同比减34.7%,完成目标任务10.11亿元的31.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8亿元的19.6%。 一、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经济形势较好,但增长速度逐步放缓 1-9月,工业园区经济形势保持较好态势,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主营业务收入三大经济指标呈现两位数增长,经济形势喜人。但和上半年相比,增速逐步放缓。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速降低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降低17.9个百分点。 2.工业产品产量增减不一,分化明显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十增五减”,10个产量增长的产品中,合成橡胶等8种产品,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5个产量减少的产品中,线材等4种产品降幅达两位数以上,呈现明显的分化趋势。其中,产量增长的产品是:合成橡胶1.8万吨,同比增185.7%;粗钢135万吨,同比增20.3%;铁精矿337.44万吨,同比增13.6%;菱铁矿55.3万吨,同比增17.9%;蔬菜收购3.3万吨,同比增10%;机制纸及纸板2.2万吨,同比增10%;棒材46.78万吨,同比增14%;矿渣建材56.3万吨,同比增37.3%。产量减少的产品是:一是球团减产8.1万吨,同比减19%;二是线材减产6.09万吨,同比减21%;三是金属耐磨材料减产0.24万吨,同比减10.3%;四是糖制品减产0.67万吨,同比减18.1%;五是箱包减产34万只,同比减9.1%。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从产品价格来看,在1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线材、盘螺等12种产品价格回升较快,呈现两位数高速增长;成品糖价格也在稳定增长。线材3801元/吨,同比增61.6%;盘螺3835元/吨,同比增58.7%;棒材4005元/吨,同比增68.9%;粗钢3518元/吨,同比增12.76%;铁精矿(品位59.39%)564元/吨,同比增36.9%;纸7500元/吨,同比增38.6%;菱铁矿321元/吨,同比增31.1%;合成橡胶13000元/吨,同比增44.4%;箱包450元/只,同比增28.6%;水泥342元/吨、同比增29.1%。球团矿765元/吨,同比增19.3%;铜精矿(品位21.34%)36842元/吨,同比增23%;成品糖7600元/吨,同比增8.4%;蔬菜10257元/吨、矿渣建材136元/吨,与去年同期保持持平。 4.规模以上项目投资增长持续走低 受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影响,园区大部分项目进展缓慢,部分项目处于边施工,边观望情况。截至9月底园区有新建、续建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4.1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5个,概算投资5.38亿元,2017年投资2亿元,1-9月实际完成投资1.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5%;新建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2.34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2.12亿元,1-9月完成投资1.2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新上项目审批周期长、流程繁琐、落地难熟。新平裕昌新型建材公司年产30万立方米混凝土多孔砖生产线等新上项目因土地调规、转建周期长导致项目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办理迟缓,项目施工图纸无法取得,导致企业坐等许可,严重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今年以来,投资者信心不足,且由于银行抽贷、压贷情况严重,项目业主加快投资意愿和动力不足,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同时,由于受到国发〔2014〕43号、财预〔2017〕50号、87号等政策的影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困难。 (三)企业生产和投入信心不足。今年以来,园区多数企业虽力保生产但亏损严重,甚者停产半停产,生产信心严重不足。新平碧山工贸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建成后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玉溪同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新型建筑材料20万m3/a加气混凝土砌块(标砖)复合生产线项目、新平曾华食品有限公司腌菜系列产品研发、展示及生产加工项目工程建设推进缓慢。 (四)产品结构单一、做大园区经济总量乏力。一是园区以铜铁矿采选、加工和水泥生产占据主导,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所占比重小,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合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铜铁矿采选加工、水泥建材等行业受市场影响大,导致园区经济增长压力也大。二是近年来新引进企业投资规模小,缺乏高质量、高产能项目,园区经济增量主要依靠原有企业支撑,新形成的经济增长点对园区经济发展贡献力度小,园区经济总量难以做大做强。 (五)招商引资难,项目拉动经济发展能力低。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投资商投资意愿降低,投资行为谨慎,加上我县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及园区可用土地指标有限的实际,部分签约项目在园区的投资信心不足,入驻落地迟缓,园区对外商吸引力不强,招商难、难招商,小项目多,大项目少、科技含量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高增长、高附加值的战略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少,产品附加值低,大项目开工率低,拉动工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能力有限。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措施 (一)加强跟踪服务,确保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完成 一是切实加强在建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及时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想企业所需,帮企业所难,保障在建项目投资稳步推进。二是充分挖掘已建成投产企业投资潜力。保持与企业的经常沟通交流,时刻掌握企业投资动向,留住企业二次投资,确保各项经济指标增量明显。三是做好政策宣传者。及时熟悉省、市、县各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以及稳增长政策,将政策变动及时传达到企业,让企业充分了解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刺激企业新增投资,形成经济增长新增量。 (二)加快推进工投公司改革,提升融资平台发展能力 加快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升级步伐,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问题。一是积极整合公司资产,扩宽公司经营范围,除原有的工业园区设施建设投资及施工、土地开发经营外,新增市政工程建设、房屋建筑、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屋租赁、土地租赁、建材购销、酒店管理、投资及经营、企业投融资、实业投资。二是采取多种方式经营管理公司,弥补公司没有现金流造血功能不足的缺陷,收入及利润来源由原来单一的上级补助简单式面向广阔多样式,创造企业利润,加快资产积累。以新平城投集团公司为控股公司,按照“管理权限不变,使用权限不变,所有权划转”的原则,建立资源—资产—资本合理通畅的流通通道,使公司逐步走向实体化经营的道路。 (三)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确保经济稳步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大开门片区综合开发,指导仙福公司加快推进产能置换技改升级项目,对现有产能设备进行产能置换、提升技术装备,产能置换改造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二是探索建立园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落实“助保贷”、“园保贷”、“银保贷”的有效扩资模式,建立有效投融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为园区中小企业提质增效打破融资难瓶颈。三是探索建立提前介入项目建设发展制度。新上项目土地、环评、安全、消防等行政审批互相牵制,神奇周期长,导致园区新上项目审批周期长、流程繁琐、落地难,将部门提前介入项目建设常规化、制度化,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四)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硬实力 政府的科技支持对于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创建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起到了促进作用,未来五年应继续坚持和完善科技支持力度。一是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结构调整。按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园区的产业导向,抢抓机遇,应对危机,及时调整经营和产品结构,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二是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积极帮助前景广阔的企业与市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交流,鼓励企业与学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技术中心、研发机构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确定和支持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项目,带动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五)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引进培养园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信息等产业,于年底集中开工一批项目。积极帮助解决在建项目存在困难和问题,制定项目推进计划,围绕现代矿冶业、生物资源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突出产业特色,细化产业培育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主导产业形成有效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强化项目的对接和洽谈,加大跟踪服务力度,加快16个在谈项目协商洽谈,推进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确实增加园区经济发展后劲。 (企业服务科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