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新发展 招商引资被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对于增加经济总量、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区域更好更快发展的意义非常重要,然而招商引资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新形式下招商引资要有新的突破就必须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才能更加有效提升新平的吸引力。 一、新平县营商环境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以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完善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法,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优化服务环境,各项工作得到扎实推进,取得较好工作成果。 (一)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了改善。全面推进大戛高速公路建设、启动墨临高速新平段建设、积极开展永金高速新平段相关工作、加快构建二级公路网、大力建设农村公路,通过开发西片区、棚户区改造不断优化县城布局和功能,建设特色小镇,全力为外来投资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最佳平台。 (二)投资发展环境更加宽松和优越。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项目建设用地、手续办理等方面予以最大的优惠,最优质的服务,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和我县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和兑现到位。 (三)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主动服务、优质服务让群众舒心、企业顺心。 (四)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坚持维护契约、公平竞争等基本导向,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给各类市场主体吃上“定心丸”。 二、改善营商环境中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有效提高了政府支持产业发展政策的持续性。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重大行政决策法制审核、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有效保障了重大决策的延续性。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承接、取消、调整行政许可事项,开展“简政便民”专项行动,及时调整公布权责清单,构建高效的政务环境。 (三)深化商事制度,推行“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招商引资“硬环境”还需不断改善。我县的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欠发达,招商资源有限,信息不够畅通,吸引力不强,城市的形象特点不突出,策划、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功能滞后。园区内供水、供电、园区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生活配套设施依然存在的问题。 建议:着力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通过发挥比较优势,降低投资成本,完善运输、仓储、物流等配套功能,提高招商吸引力。同时,加大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筹妥善解决征地拆迁问题,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确保园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园区对经济产能的聚集能力。 (二)招商引资“软环境”不够优化。招商引资工作主动性不够、相关职能部门服务还需进一步优化。大部分责任单位仍停留在依靠资源、区位优势等项目的被动招商状态,缺乏招商引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主动出击对接项目的精神。部分责任单位招商工作有畏难情绪,过多强调客观方面的原因,招商观念不新,思路不活,办法不多,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招商潜力。个别职能部门权力意识强烈,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作怪,大局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下,办事程序复杂且缺少透明度。 建议:要深刻认识到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准确把握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攻坚,不断强化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硬支撑和软实力。积极营造招商引资的“好环境”,通过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环节、履行服务承诺、强化效能监察,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对引进项目的各环节手续实行全程引导、代办、协调等服务,营造投资兴业有热情、接待管理有规范、困难问题有着落、互惠双赢的良好环境。 (三)招商引资整体质量不高。一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少、工业项目少;二是大企业、大项目少,产业带动效应不强;三是项目签约的多,落地实施的少。 建议:要突出工业项目、突出打造产业集群抓招商,对好企业、好项目,要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善于算大账、综合账、长远账,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的实效性精准性;着重招商工作机制创新和落实。按照“洽谈一个、引进一个、成功一个”的要求,完善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机制。分解目标任务,实行责任考核机制,强化分工协作,全面提升决策效率和办事效率,不断强化各乡(镇、街道)和招商、发改、工信等招商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对重大项目、新签约项目、新开工项目加大跟踪服务力度,梳理影响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清单,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落实现场办公会议,及时协调解决,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四)招商工作重引轻扶,有待加强安商工作。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后存在着重引进,轻服务的做法,有些单位把企业引进后,没有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搞好跟踪服务,引进的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是主动想办法帮助解决问题,而是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使客商不安心。个别部门的安商意识很不强,部分投资企业反映,有些部门执行政策时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唯利是图,企业尚未有效益,各种税费就接踵而至,使投资者丧失信心,更谈不上再投资了。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商工作,使客商安心投资,放心创业,真正做到以商招商。 建议: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营商环境评价考核机制,倒逼转职能、提效能、优服务。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主动外出招引大项目,积极协调项目落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兑现政府承诺。要凝聚合力抓招商,“一盘棋”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新平的追赶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