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多措并举推进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工作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2-11-11 10:11   点击率:565打印】【关闭

新平县多措并举推进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市工信局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县直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共同努力,新平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截止10月20日,新平县实有工业企业297户,2021年实有240户,净增57户,完成年内净增目标任务56户的101.7%,目前在库规上工业企业35户,根据年内纳规升规要求,正在对新平县水务公司等企业进行重点服务和监测;全县实有中小微企业3879户,2021年实有3199户,净增680户,完成年内净增目标任务842户的80.76%。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新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政法委书记、分管副县长为双组长,由相关责任部门具体负责的工作专班,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机制,高位推动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具体责任部门主动认领,明确牵头领导,责任股室,具体责任人。

(二)分解任务,压实责任。按照市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分解细化为具体的目标”分解到行业部门行业部门结合实际将目标任务压实到各乡镇(街道),“目标”清晰责任落实。建立工作常态化推进机制,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对分解任务进行责任量化、照单请客,并建立跟踪督办问效机制。

(三)认真排查,摸清底数。新平县在时实掌握工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底数的同时,指导督促乡镇(街道)全面摸清辖区内工业个体户、农业企业和商贸企业情况,以及有发展潜力的意向潜在市场主体,全力做好“个转企、企升规”、农工分离和工贸分离工作;积极引导企业走“一址多证”,根据各阶段生产经营环节,分别注册农、工、贸公司,围绕现有大型企业,认真梳理上下游配套产业,确保克期完成倍增培育工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任务。

(四)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市场主体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和“一网通办”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全面整合涉及企业开办的各项资源,减少无谓证明、重复证明,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路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水平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认真落实“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要求,实现“一窗通办”。

(五)强化招商引资新平县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设立招商引资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产业项目建设,按照挖掘存量、促进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坚持一二三次产业一起上、大中小微企业一起抓,接二连三,抓大不放小,引进与培育并举、增量与提质并重,统筹推进,全力构建市场主体发展新格局。

(六)狠抓政策落实。一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优惠政策,全力做好政策措施进市场主体工作;二是打造诚信政府按时兑现承诺给企业的项目、资金、政策,确保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三是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及时拨付惠企专项资金,截至目前,新平县已全部清偿拖欠资金

(七)强化督查考核。将工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目标任务纳入乡镇(街道)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

三、困难问题

(一)培育支持政策落实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但还缺乏突破性的政策支撑,政策措施缺乏衔接,管理服务难以配套,要素配置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二)市场主体质量结构有待优化是总量太少,截至10月20日全县有工业企业297户,实有中小微企业3879户;二是结构不优,大型工业企业主要为采矿加工和钢铁制造,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从事种植和养殖;三是质量不高,除35户规上企业其余企业规模,优质中小企业数量少  

(三)营商环境有待提升行政审批、要素保障等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营商环境还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四、下步措施

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市场主体的大发展、大提升,首要是推进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大更新。全部门要深刻认识培育市场主体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企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壮大全县市场主体规模,把“内循环”做好做实。

保存量促增量。一是改革驱动。除国务院规定的前置许可外,要坚定不移落实“非禁即入”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培育市场主体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二是园区带动。进一步夯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产业园,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企业入驻,培强做大市场主体。三是城乡联动。以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快项目建设、形成人口聚集、产城一体,促进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推动市场主体的大发展。

强化招商引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支持产业项目建设,通过产业招商,培强做大支柱产业。按照挖掘存量、促进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坚持一二三次产业一起上、大中小微企业一起抓,接二连三,抓大不放小,引进与培育并举、增量与提质并重,统筹推进,全力构建市场主体发展新格局。

狠抓政策落实。一是抓政策完善配套。在落实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含金量更高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的体制机制。二是打造诚信政府建设。将承诺给企业的项目、资金、政策按时兑现,确保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三是加快企业清欠工作。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及时拨付惠企专项资金。四是破解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题。强化域担保体系建设,建立政府对金融部门的贷款考评机制和政府平台公司出资或参股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金融部门贷款向中小微企业倾斜。

提升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市场主体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和“一网通办”。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全面整合涉及企业开办的各项资源,减少无谓证明、重复证明,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路。真正让企业开办申请人在24小时内能够领取营业执照、领取印章、领取发票、获得银行预开户账号、实现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登记。二是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水平。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认真落实“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要求,实现“一窗通办”。 

 

上一篇:2022年1-10月新平县工业经济运行简况
下一篇:2022年1-9月新平县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