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交流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结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为保护优秀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扬武镇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融入校园课堂,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走进扬武镇中心学校,宽阔的操场上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学习烟盒舞。从曲目的内涵到音乐节奏的强弱变化,从弹奏烟盒的手势到舞蹈的脚步变换,老师细致讲解、逐一示范,耐心纠正动作,确保同学们一次练习有一次练习的成效,一堂课程有一堂课程的收获。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的烟盒舞跳得越发有模有样。 参与课程的四年级(1)班学生王彦秀琪说:“ 我们小时候就见过大人跳彝族烟盒舞,我们也跟着一起跳,到了小学,学校专门请了老师来教我们跳彝族烟盒舞,我们跳得很开心。”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扬武镇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乡土文化;通过打造“天天烟盒广场舞”文化品牌,支持、引导、鼓励民族文化活动经常性开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深入地走进百姓生活,成为群众美好生活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教学,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课程,培养一支奋发有为的保护传承生力军,使民族文化根脉相续、永葆活力。 扬武镇中心学校老师李文平表示:“ 烟盒舞是扬武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学校为发挥学生的特长,将烟盒舞改变成课间操的形式,将非遗文化带进校园,融入到校园生活中,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尽到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校方责任。”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我们要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文化遗产,让优秀民族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