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白甸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党建引领为总抓手,“四级联创”为推手,凝聚发展合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引+调”强党建,铸牢战斗堡垒。老白甸村坚持把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动互促。注重理论学习,全年开展学习、培训数10次;通过届中调整,配强配优村“领头羊”;深入推进“人才回引行动”,成功回引2位人才到村任职,班子队伍整体文化程度、年龄结构逐渐优化;调整2名组干部,组干部队伍趋于稳定;发展、转正党员3名,为基层党组织提供新鲜的血液。 “稳+扩”促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巩固烤烟支柱产业,稳定烤烟种植面积,抓细、抓实全村860亩烤烟生产各个环节,圆满完成11.5万公斤分配任务。扩大“烟后蔬菜豌豆”产业,根据老白甸村的气候、水源、土地优势,在烤烟地套种秋豌豆、冬瓜等蔬菜,豌豆种植面积达2300多亩,产值预计360万元。先行先试调整产业结构,2021年村委干部带头引进新品种辣椒,进行试种2亩并取得成功。逐步探索出“党总支+集体经济农业服务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种植大棚11栋26亩,预计年产值达130万元。 “率+规”齐发力,打造宜居村庄。以农村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组重点工作。党员、村干部带头干、示范引。村两委、党员带领群众开展村庄卫生“大扫除”累计40余次,形成共参与的氛围。利用党员大会、村组群众会“见缝插针”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常态化进行每月人居环境“红黑榜”评比制度,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 “联+立”双结合,推进基层治理。以党组织为核心实行网格制推动社会治理。每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群众,主动帮助调解矛盾、纠纷,维护小组和谐。在多方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修改简化老白甸村村规民约10条,并组织实施,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开展法治宣传,提高村民法治意识。以法治、德治、群众自治相结合方式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实现管理规范、团结稳定。 “传+塑”扬风尚,共树乡风文明。老白甸村群众自发组织唱彝族小调、跳烟盒舞,传承彝族优秀文化。联合村、组、学校、家长共同努力,以村规民约为约束,引导群众自觉树立讲文明、明事理,民风端正、勤俭文明、团结互助的良好乡村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