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沙镇节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措施、工作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9-02-22 15:02   点击率:211打印】【关闭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的组织措施及工作成效

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培养创业人才、增加农民收入、积累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漠沙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助推器。我镇切实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及构建和谐农村的重大举措,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产业来做大做强,一是把初高(中)专毕业生待业在家的从业人员放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的首位,掌握我镇初高(中)专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并及时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为供需双方提供平台;二是在稳定原有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基础上,利用赶集天和春节前期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时机,召开各村(社区)动员会、发放宣传单、走村入户宣传“春风行动”企业用工招聘会,共组织招工宣传4场(次),发放招工简章2500余份。全镇劳务输出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一)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2018年,全镇外出自发或帮带到福建、浙江、安徽、广东等省内外农村劳动力就业8427人,外出劳务总收入11381万元,按全镇45148人的农业人口计人均25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5713元的16.04%,比2017年提高5.52个百分点,劳务收入已成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最有效、最直接的渠道之一;(二)劳务输出成为培养致富带头人的重要途径。一大批有志青年通过外出务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利用学到的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回到家乡创业,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如龙河社区刀永建外出务工致富后回乡创办自己的铝合金厨具门窗加工店,带动家乡农村劳动力转移5人(多时达10多人),在其店务工的农民年劳务收入多的达2万元,少的也有7000多元,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三)劳务输出成为维护农村稳定和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保障。全镇广大农村相继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喜人局面:打麻将的少了,学知识学技术的多了;吵嘴打架的少了,尊老携幼的多了;偷鸡摸狗的少了,致富奔小康的多了。

二、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镇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全镇现可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约0.68万人,他们的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求,再加之组织劳务输出手段单一,与市场对接不够;二是农村劳动力信息渠道不畅,尽管全镇各村(社区)都有社会保障协管员,但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有的村(社区)没有及时把信息传递到农户,导致外出务工信息不足,相关政策引导不强,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不到位,务工人员科技文化素质低,大部分缺乏一技之长,只能从事苦、脏、累、重、险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劳动报酬低,难以安心工作;四是少数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现象普遍存在,如用工单位随意加大劳动强度、超时加班加点、拖欠克扣务工人员工资、工伤事故频发、不执行劳动合同、不按时交纳社会保险费等;五是劳务输出工作多头管理,资金、力量分散,影响工作实效和劳动力输出的质量。

三、 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要保持劳务输出发展的后劲,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必须要有新的更加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一)精心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当前全国各地都重视搞好劳务输出工作,因此我镇劳务输出工作要想再上台阶,必须全力打造劳务品牌,对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和法制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这是当前搞好劳务输出的首要任务。(二)加大组织引导力度,实现劳务输出产业的规模化。加强对劳务输出产业的组织化领导,使各级政府认识到发展劳务经济是脱贫致富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绩政工程,是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建立专门的中介组织或劳务输出协会,确定劳务输出信息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做好劳务输出输入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搞好务工人员的储备。及时掌握用工信息,迅速及时有组织地集合本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给输入用人单位。(三)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输出务工人员素质。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政治、文化、技能状况,采取农民夜校与职业技校合作和中介劳务机构与学校合作等形式,把任务落实到户,明确到人。大力实施国家六部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把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走“培训+输出”的路子。(四)建立劳动力资源、劳务信息数据库。将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年龄及技术特长进行全面统计,按照年龄、知识结构、技能档次,求职意向进行登记造册,分类型实行网络操作,统一管理,分批培训。(五)加强劳务输出网络建设,发展和规范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按照“加强县一级,完善乡镇一级,健全村一级”的要求,真正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对乡镇一级要在财力、物力、人力上提供必要的支持。

上一篇:县纪委检查组到漠沙镇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专项检查
下一篇:傣家人的花街节记忆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