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七元钱”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2-08-08 20:08   点击率:452打印】【关闭

建兴乡是新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地处哀牢山主峰南沿,辖1个社区,6个村,79个村(居)民小组,89个自然村,常住人口9563人,设8个党总支,党员789人。2019年以来,建兴乡“抱团”发展,盘活资源,创新运营模式,找准发展举措,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建兴:“七元钱”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7.jpg

联村抱团发展,集聚“蛋糕”食材。为改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穷家难当”现状,建兴乡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打破行政村区划,拓展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固有限制,采取“党建引领+飞地抱团”“村党支部+土地合作社”的模式,2019年12月7个村(社区)以7元钱注册成立新平县七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七兴公司),七兴公司蕴含“七村产业兴旺”意义,公司实行股份制管理。

建兴:“七元钱”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6.jpg

创新运营管理,当好“蛋糕”店长。依托新平鸿誉农业有限公司、华宁永强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云南新平大天冬农业种植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磨味村发动农户流转土地5638亩,盘活闲置土地,建立1000亩人参果基地、600亩天门冬基地。同时,以乡域内2个党建联合体为纽带,整合区域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强村帮带弱村,积极向挂包联系单位争取资金,带动帽盒村帽盒小组发展林下天门冬种植1000亩,不断壮大小组集体经济。

建兴:“七元钱”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4.jpg

探索多种方式,推动“蛋糕”多元。 2020年9月和2021年7月,七兴农业两次增加注册资本金,启动6个生猪养殖单元项目建设,预期租金收入年均60万元,迈出了创业发展第一步。建兴乡探索股份合作型、产业发展型、服务创收型等多种模式,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7个村(社区)结成对子入股新平德康农牧有限公司,发展新平县15000头生猪项目,入股后每个村每年分红5万元;拓展七兴公司经营范围,围绕厕所革命、绿色种养循环和粪污综合利用项目,开展实施2000亩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获得18.4万元的项目补助资金收益。办理施工资质,承接乡村振兴项目,购置10台微耕机和1台深耕机,组建人居环境整治、农业机械等专业服务队,为农户发展种植养殖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建兴:“七元钱”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3.jpg

规范财务制度,保证“蛋糕”品质。 七兴公司作出重大经营决策由董事会集体做出决议并上报乡党委、政府联席会审核批准执行,大额经费开支由董事会集体做出决定并上报乡政府主管领导审核列支两大制度安排,帮助企业切实把好“投资关”,扎牢“钱袋子”。 明确企业独立设立账户,聘请专业会计代理账务,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员兼任出纳。乡政府负责组织专班进行日常财务监管和进行年度财务审计,确保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帮助企业切实把好“廉政关”。

建兴:“七元钱”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2.jpg

建兴:“七元钱”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1.jpg

健全分配机制,享受“蛋糕”红利。建兴乡以七兴公司为支撑、专业合作社为补充,兼顾集体和农户的经营管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达到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双赢目的。帽盒村党总支引领成立新平华恒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引领坝头小组和大平掌小组群众入股合作社,与大天冬公司采取“合作社+农户+土地保底分红”的模式合作建设天门冬种植基地。挖窖成立新平县丰云合作社,围绕蔬菜、人参果产业流转土地获取收益。建兴村成立新平学业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围绕烤烟、蔬菜建设育苗基地增加收入。马鹿社区成立新平山神平掌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中药材、农特产品交易服务壮大集体经济。

上一篇:建兴:12340“接线员”聚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下一篇:关爱到家,情暖人心︱新平团县委到建兴乡走访慰问困难学生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