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磨皮村:“三部曲”唱响乡村振兴之旋律


来源:大美新平 时间:2020-03-20 15:03   点击率:37打印】【关闭

近年来,磨皮村以文明村庄建设为载体,大力挖掘民族文化,推进土地流转和项目投资,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乡村社会充满活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增强,农村精神生活和文化食粮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一、文化传承鼓舞民族士气。充分挖掘磨皮花鼓舞抢救保护,突出传承人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地位,共收集了彝文古籍、彝族服饰、彝族生产生活用具近500件,有花鼓舞传承人4人、“吃花酒仪式”传承人2人、彝文典籍传承人23人。在磨皮小学开设花鼓舞、彝文彝语课堂;组建花鼓舞文艺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彝族文化、传播党的声音;争取民族文化项目,建成磨皮花鼓文化传习馆,磨皮大寨民族特色村寨、磨皮老虎箐休闲体验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磨皮花鼓舞”、“磨皮大寨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为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社会治理改善文明形象。率先在全县修订完成《村规民约》,完善“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等基层议事制度,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治理中的独特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保洁、垃圾收费、“红橙黄”评比、门前“三包”和曝光机制,有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引导农民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善行义举榜,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投资1380万元硬化4.5米宽村庄道路17.2公里,全村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变,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项目投资催发内生动力。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寻找脱贫新路子,2014年引入褚橙企业,成功流转6个村民小组208户4704亩土地,建成全县最大的沃柑标准化种植基地,农户户均收入达7.68万元以上,实现53户贫困户202人全部脱贫,群众生活上富裕了,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增强了获得感;投资6100余万元,完成项目基础设施和坡耕地整治,让群众看到了希望;筹集320万元建成磨皮彝族花鼓舞文化传习馆和文化长廊,以“磨皮花鼓舞”展演为平台,开发老虎箐休闲体验区,探索发展乡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磨皮第一站”;建立爱心超市,引导建档立卡户培育自我发展动力。

 


上一篇:战“疫”发展两不误 ——新平县涉侨涉台企业复工复产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下一篇:新平工商联助力“百名专家扶百村”行动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