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桑与南娥》是流传在新平县漠沙、戛洒、水塘三镇的花腰傣民间的一首家喻户晓的悲剧长诗。长诗讲述了一对花腰傣年轻男女,龙桑与南娥凄婉美丽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神话的浪漫,传说的神奇,故事曲折生动感人,催人泪下;长诗展示了花腰傣民族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万物有灵及其民俗、风情、风光、风物。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细节深情,咏唱催人泪下,《龙桑与南娥》的出版发行,为人们从民间文学的视角了解、研究原生态花腰傣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在挖掘、抢救、整理和弘扬花腰傣民间文化,宣传花腰傣,促进花腰傣文化的研究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作者就开始搜集这首长诗,30多年以后,为了让长诗更丰满,更具花腰傣特色,多次深入到漠沙、戛洒、水塘镇的花腰傣村庄,聆听老人讲述、演唱长诗,用了近三年的时间,《龙桑与南娥》初稿已经成型。新平县及时召开专题研讨座谈会,作家、诗人对《龙桑与南娥》文稿的修改提出了中肯建议。文章不怨百回改,再次深入傣乡村寨进行二次创作,把《龙桑与南娥》这首叙事长诗修改完成,于2016年10月出版发行,并成功申报为玉溪市文艺精品项目,得到了玉溪市的创作扶持及资金奖励。在第八届云南省优秀文学艺术奖评选中,《龙桑与南娥》从众多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第八届云南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奖殊荣,这是新平县民间文学艺术类获得的最高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