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努力打造林草产业发展新格局 新平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护绿、增绿、用绿、活绿”的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绿色家底”,聚焦产业“用绿”,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科学利用林地资源,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等措施,打造生态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林草产业发展情况。2023年,全县林草产业产值 33.4亿元,同比增2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7.4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3.6亿元。 (一)传统林业产业。新平县特色经济林产业主要是核桃和竹子,2023年产值共5.7亿元。全县核桃种植规模50.09 万亩,投产面积44.14万亩,2023年总产量198.84万公斤,产值3.5亿元,居全市首位。全县竹子种植规模36.25万亩,投产面积36.24万亩,竹子品种主要是龙竹、甜龙竹、麻竹,竹产品主要是竹材和竹笋,2023年产值2.2亿元。 (二)林下经济产业。主要是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 下采集,2023年产值4亿元。全县林下种植面积2.1万亩,其中林下中药材集中在建兴、平掌、水塘、者竜等哀牢山周边乡镇,林下蔬菜集中在桂山、古城、平甸、建兴、者竜、戛 洒;林下食用菌集中在平甸、扬武;全县林下养殖14.3万头 (只、箱),主要养殖黄牛、黑山羊、猪、鸡、蜂;林下采集主要是采集野生菌、花、叶等。 (三)花卉苗木、盆景产业。2023年,全县共有林木种苗经营主体44个,经营面积6636.31亩,产花卉苗木393.65万株、盆景6.14万盆,合计年产值6223.31万元。2023年实现花卉苗木销售收入2091.8万元、盆景销售收入82万元。 (四)木竹材加工业。从事核桃种植收购、加工的市场主体34个,其中核桃初加工8个;从事竹子种植收购、加工的市场主体26个,其中云南省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 个(新平戛洒竹园竹子种植合作社);木材加工17个。 (五)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产业。全县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发展势头良好,主要景区基本是森林自然景观。磨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获批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新化、建兴获批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乡;全县累计获批国家级、省级森林乡村共88个。 二、林业经营主体培育情况。全县登记在各行业的涉林市场主体达134个,占全市327个林业市场主体的41%。其中,从事核桃种植加工的34个,从事竹子种植加工的26个,从事食用菌、林下蔬菜、中药材等林下种植的26个,从事根雕的4个,从事苗木产业的44个。省级龙头企业3个(新平濒危乡土植物园有限公司、云南新平福涛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睦群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绿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下魔芋)、云南乡小竹商贸有限公司(竹食 品)为“云品入沪”企业。 三、林业基地建设情况。全县规模达50亩以上林业基地有60户(含登记在其他行业的基地),其中:50—200亩22 户、200—500亩18户、500亩以上20户;市级示范基地3个、县级示范基地17个;行业代码注册为林业的基地25个,总规模82396亩,主营核桃、竹子、林下中药材、林木种苗、食用菌等产业。2024年,计划申报市级林业基地5个、认定县级林业基地1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