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新平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今年1-7月,全县工业、贸易运行平稳,财政矛盾持续加大,投资、金融、进出口持续下滑。全县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放缓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1-7月,全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9.3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增加值增速13.4%,比二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5.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6位。分行业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77.1%。 (二)投资增速持续下降 1–7月,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4亿元,同比下降9.4%,比二季度回落6.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6.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6位。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亿元,同比下降53.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1.1倍,其中非电工业完成投资8.3亿元,同比增长1.1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2.7亿元,同比下降22.1%。从施工项目情况看, 7月止,全县施工项目为71个,同比下降19.3%,其中本年新开工22个,同比下降45.0%。 (三)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1–7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与二季度持平,与全市持平,居全市第2位。从消费形态看,实现餐饮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商品零售额13.8亿元,同比增长12.8%。从销售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0%;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15.7%。 (四)财政收支矛盾加剧 1–7月,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亿元,同比下降5.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亿元,同比下降2.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八项支出完成18.6亿元,同比增长10.4%。 (五)金融存贷小幅下滑 7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1.5亿元,同比下降3.8%,比二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6.9亿元,同比增长7.3%;各项贷款余额88.3亿元,同比增长2.3%,比二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存贷比为87.0%。 (六)进出口总额持续下滑 1-7月,全县完成进出口总额1273.0万美元,同比下降18.6%,其中:出口1245.0万美元,同比下降17.4%;进口28.0万美元,同比下降50.0%。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增工业拉动增长小,纳规企业少,相反红山球团公司于2018年停产清算,产值基数成为今年难以抵消的同期数之一。 二是重点项目开工少,受资金、土地、林地手续等影响,永金高速、环城北路等重点项目没有开工建设,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南恩公司技改搬迁等重点项目推进缓慢,加之其他入库项目极少,投资后劲严重不足。 三是财政增收乏力,刚需支出连年增长,“三保”压力较大,资金调度极为困难,财政八项支出持续下滑。 四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机关团体存款减少,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下滑严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紧盯目标,对标对表,重点关注规上工业、财政八项支出和金融等指标运行情况,同时加强向上汇报,积极争取支持,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坚持“存量保存”和“增量拓展”并重原则,加大规上工业企业纳规力度,为工业经济增长注入新鲜血液。三是工业园区、县工信、住建、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准备未入库重点项目资料,如南恩公司搬迁、老城区改造、瀛洲水泥、乡村公路等项目,要加快土地使用权证等相关材料的办理,尽快产生实物量投资,争取尽早完成入库工作。四是发挥金融等部门作用,多方协调争取县外资金存入县内银行,增加存款,同时进一步加强银政企合作,积极引导县内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搭建经常性的银企交流平台,增加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