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平县统计局    >    统计分析

新平县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2-08-04 09:08   点击率:408打印】【关闭

今年上半年,新平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夏粮产量喜获丰收,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畜牧业、蔬菜水果等产业稳步发展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创造良好环境,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上半年,新平县完成现价农业总产值178711万元,同比增4.3%,完成可比价农业总产值184193万元,同比增7.5%;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764元,同比增6.2%

(一)夏粮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今年上半年完成夏粮面积125065亩,同比增1.4%,单产202公斤/亩,同比增3%,产量2527万公斤,同比增6.4%,实现产值9735万元,同比增12.6%

(二)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完成蔬菜种植124863亩,同比增7.4%,单产1407公斤/亩,总产量175734吨,同比增14.2%,实现蔬菜产值42794万元,同比增15.4%。绿汁江片区凭借热区优势,茄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中西红柿、茄子蔬菜单产达6500公斤/亩,亩产值达3万元以上,丰富了“菜篮子”,充实了“钱袋子”。

(三)畜牧、水果稳步发展

上半年生猪存栏26.6万头,同比增18.3%,出栏18.5万头,同比增26.3%;牛存栏7.45万头,同比增4.7%,出栏1.4万头,同比增4.6%;羊存栏10.7万只,同比增2.7%,出栏4.4万只,同比增4.9%;家禽存栏123.6万只,同比增4.1%,出栏147.8万只,同比增16.5%,实现畜牧业产值70245万元,同比增1.5%

上半年水果面积335400亩,同比增25.7%,产量86283吨,同比增18.4%,实现产值28099万元,同比增9.6%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我县虽然逐年增加特色农业发展的投入,但是分配到单项特色产业的投入仍出在投融资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整体得不到有效改善,各种农业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农业科技措施有效推广范围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一村一品”的特色优势凸显不够。

(二)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滞后

新平县生态良好,具备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但受地形、农村居住方式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小、散、弱现象仍比较普遍,集中程度不高,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整体效益有待提升。

(三)品牌竞争力不强

尽管在农产品 品牌创建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如:褚橙、高原王子等),但是农产品大品牌数量增长依然缓慢,市场优势没有充分突出,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市场开拓不足。

首先是服务体系建设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措施较沿海地带来说相对滞后,缺乏健全支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农资市场;其次是专业化市场建设和服务发展滞后与产业化发展矛盾突显;最后是市场信息网络及营销网络发展滞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不够。

三、下半年的工作建议

(一)打牢基础,巩固提高发展后劲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综合竞争力。要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利用,转变发展方式,有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强化科技,创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继续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科技产品的有效供给,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率及农产品质量;要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优势品牌,以“褚橙”、“高原王子”等大品牌为带动,继续抓好农业品牌战略,依托“特色哀牢小镇”建设,加强农业品牌的宣传推广,着力打造我县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市场认知度。

(三)强化服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从产前的种苗研发、信息收集和单品规划,到产中的标准生产、技术培训和农资供应,再到产后的包装保鲜、物流运输和市场营销,各项环节都有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通过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让我县“高原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副县长李文鹏带队到水塘镇指导 “四上” 企业培育工作
下一篇:桂山街道亚尼社区番茄瓜果丰收农户喜上眉梢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