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新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9.5%,可比价增速4.9%,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8亿元,同比增长4.8%,总产值与增加值增速均全市排名第一。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0.3亿元,增长10.6%;林业产值1.1亿元,减少6.1%;畜牧业产值7.8亿元,增长10.8%;渔业产值0.1亿元,与上年持平;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3亿元,增长3.7%。 (一)夏粮生产稳中有进,经济作物增势良好 面对今年以来的干旱严峻形势,全县上下多措并举抗旱减灾,千方百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经济作物稳产、增产。夏粮生产稳中有进,完成夏粮播种面积11.8万亩,减少3.7%;产量2.3万吨,增长0.3%;特色经济作物增势良好。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3.0万亩,同比增长5.1%,产量18.2万吨,同比增长8.1%;鲜切花、水果产量增势良好,分别增长27.9%、25.3%;茶叶产量增长15.5%;中药材面积产量分别增长13.4%、31.4%。 (二)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 1.生猪存栏、出栏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19.5万头,同比增长5.4%;全县生猪存栏27.4万头,同比增长2.8%;其中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0.2%。 2.牛羊禽存出栏有增有减,以增为主。全县牛存栏7.2万头,同比减少2.0%,出栏1.4万头,同比增长4.7%;羊存栏10.9万只,同比增长2.5%,出栏4.5万只,同比增长1.9%;家禽存栏151.7万只,同比增长1.2%,出栏223.5万只,同比减少0.7%。 3.肉类总产量持续增加。全县猪牛羊禽肉产量2.3万吨,增长10.1%,其中,猪、牛、肉产量分别增长11.2%、5.4%,羊、禽肉产量分别减少1.7%、0.1%;禽蛋产量减少0.6%。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总体看来,上半年,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农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还相对薄弱。 (一)农业发展基础薄弱 我县虽然逐年增加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投入,但是分配到单项特色产业的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整体得不到有效改善,整体低于自然灾害风险弱,农业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农业科技措施有效推广范围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一村一品”的特色优势凸显不够。 (二)品牌竞争力不强 尽管在农产品 品牌创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褚橙、高原王子等),但是农产品大品牌数量增长依然缓慢,市场优势没有充分突出,整体市场竞争力有待加强。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首先是服务体系建设参差不齐,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够健全,缺乏健全支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农资市场;其次是专业化市场建设和服务发展滞后与产业化发展矛盾突显;最后是市场信息网络及营销网络发展滞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亟待提升。 三、下半年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下半年,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县高原特色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一)打牢基础,巩固提高发展后劲 一是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利用,转变发展方式,有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强化科技,创立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持续增加农业科技产品的有效供给,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率及农产品质量;要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优势品牌,以“褚橙”、“高原王子”等大品牌为带动,继续抓好农业品牌战略,依托“特色哀牢小镇”建设,加强农业品牌的宣传推广,着力提高我县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市场认知度。 (三)强化服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从产前的种苗研发、信息收集和单品规划,到产中的标准生产、技术培训和农资供应,再到产后的包装保鲜、物流运输和市场营销,各项环节都有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通过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让我县“高原特色”农业全面、可持续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