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克服多重压力挑战,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5%(全市4.0%、全省4.4%、全国5.2%),比上半年加快了0.3个百分点,排全市第7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1亿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84.5亿元,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100.5亿元,同比增长4.3%。 一、1-3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9%(全市4.7%、全省4.5%),与上半年持平,排全市第1位。分行业看,种植业22.4亿元,增长7.2%;林业2.6亿元,增长0.4%;畜牧业12.8亿元,增长2.2%;渔业0.2亿元,增长5.4%;农林牧渔服务业1.8亿元,增长5.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4.9%。 (二)工业生产回升向好 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5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0%(全市5.7%、全省5.7%、全国4.0%),比上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排全市第3位。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6%。 (三)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21.3%(全市-5.0%、全省-8.8%、全国3.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8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下降26.9%,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4.2%,第三产业同比下降34.2%。总投资中建安工程投资同比下降27.1%,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5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稳步增长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亿元,同比增长5.0%(全市-1.8%、全省7.0%、全国6.8%),比上半年下降7.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4位。批发、零售业分别完成销售额同比增长23.8%和6.4%,住宿、餐饮业分别完成营业额同比增长18.3%和23.9%。 (五)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2.7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4.3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亿元,同比下降30.2%。 (六)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截至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3.6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9.4亿元,同比增长9.6%;各项贷款余额139.4亿元,同比增长12.3%。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采矿业、制造业仍然决定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走势,受市场需求不足、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矿冶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减弱。1-9月,采矿业完成增加值增速6.1%,较上年同期下降15.9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25.6%,较上年同期下降31.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3.1百分点;二是后劲不足。从存量上看目前部分监测企业营业收入暂未达到入库条件,从增量上看,轻工产业园项目招商不足,难以较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量。 (二)建筑业形势严峻 1-9月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9亿元,同比下降16.2%,下拉GDP1.5个百分点。一是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速回落,影响建筑业增加值,1-9月建安工程投资同比下降27.1%;二是基数大,2022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9.6亿元,2023年1-9月完成产值32.2亿元,同比下降0.9%。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 一是重大项目开工不足。受土地、资金、环评等要素保障不足多重因素叠加,投资增长动能不足;二是项目入库体量小,支撑率低。1-9月新入库103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对年度目标支撑率仅为12.3%,全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比上年同期下降32.1%。 三、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抓好工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做好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跟踪监测,及时掌握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价格等变化情况,认真分析研判工业经济运行趋势,确保当前采矿业和制造业逐步恢复的形势下,工业经济持续有力拉动全县经济稳步增长,减少建筑业、建筑安装工程带来的下拉经济影响。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 一是加快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推动投资19.6亿元的仙福煤焦化、投资3.2亿元的岩子脚光伏发电项目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二是各项目单位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和凭证,确保项目动工后能第一时间申报入库。统计部门将按规定加强项目入库材料的审核,对手续不全、资料不完善的,及时通知项目单位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确保提交资料全面、规范、到位,做到投资项目“应入尽入、应统尽统”。 (三)强化升规纳限工作 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对照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加大重点行业指标监测力度,深挖潜力企业,做好年度企业升规入库各项工作,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