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观看学习民法典公开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宣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通知》,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近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制作了3场民法典公开课,作为今年全民普法重点项目,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协助拍摄。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讲解《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刘俊臣讲解《关于民法典的几个主要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讲解《民法典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权威解读民法典的重大意义,阐释民法典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为民法典学习宣传提供重要参考。 为切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和推动实施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让《民法典》尽快走进群众心中,全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10月15日上午,新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观看学习民法典公开课。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编纂充分吸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事立法和实践经验,顺应了时代发展,切实地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民法典》涵盖1260个条文,涉及100余处制度创新。我们要加强《民法典》核心法律要义的通俗解读,帮助民众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民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民法典》是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也是对时代呼唤和人民关切的回应。《民法典》的出台让民事权利体系更加完备,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从疫情期间小区管理,到网络虚拟财产,再到“以房养老”,不少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案例,都有望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因此,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学习民法的知识和精神,既是教会民众如何保护自身的权益,亦是让全体社会成员明白《民法典》是必须遵循的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