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新平县司法局    >    政务工作

矫正专场 “帮信罪”主题教育促社会稳定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09-08 15:09   点击率:206打印】【关闭

vv

矫正专场 “帮信罪”主题教育促社会稳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及《关于印发玉溪市贯彻落实〈云南省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等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县司法局职能职责,县司法局积极主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为实施“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的认罪服法意识,较少重新违法犯罪现象,提高教育矫正质量,针对我县近期“帮信”犯罪比例加大、发案频繁、涉及人数众多等特点。2023821日,新平县社区矫正管理局、新平县社区矫正社会教育帮扶中心联合开展了社区矫正“帮信罪”专场主题教育。

本次专场主题教育改变以往的“灌输”式,采用“座谈+观影+分享+点评”。活动现场,新平县社区矫正管理局王家明股长通报我县近期“帮信”犯罪的情况,针对我县公安机关上月破获“涉案1300余万元 新平警方团灭70名帮信犯罪团伙”案例进行重点学习,加强社矫对象“劳动致富”的思想教育,进一步严明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和纪律要求,要求大家遵规守法,不再做任何违法违规的事;教育帮扶中心沐浴敏律师结合“帮信罪”个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帮信罪”的定义、特征,结合大家分享的个案经历,对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点评,告诫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绷紧法律之弦,不要因为贪图蝇头小利而触犯法律,并希望大家在学好法的同时,积极传播法律知识,以亲身经历告诫身边亲朋好友别再踏进这个深坑;在观影完《孤注一掷》反诈电,大家陷入沉思,不愿散场,工作人员乘胜追击,结合影片引导大家开展思考、反思,点醒大家珍惜眼前生活,远离一切的冒险行为,不再以身试法,抵挡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风险,用智慧与勤劳换取真正的幸福和尊严。最后,大家积极分享观后感:“帮信行为害人又害己,劳动才能致富。一心想赚‘快钱’的扭曲价值观是导致犯罪的根源,表示认罪服法,自觉加强改造。希望用自身经历警醒身边一片人,并不是所有朋友的‘忙’都可以帮的。学起来、传播开、众知晓,让大家都别再踏进这个坑。”社区矫正对象作为特殊群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强化注入教育帮扶模式,探索新方法,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一、把好入矫关、做好个性化矫正方案结合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家庭关系网、社会网,把好入矫关。通过不定期访谈、走访、加大联动部门的会商,充分发掘社区资源优势,联合司法所、社区矫正对象监管人、社区(村委)责任人、教育帮扶工作人员,量体裁衣进行个性化矫正,对于同一类型犯罪,树立标杆,抓好专场主题教育,入场把好入矫关,提高社区矫正对象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入矫思想认识,触犯法律法规认识,树牢“法律红线不可碰,法律底线不可越”的思想意识。

二、以“3+3”排列组合,分门别类教育帮扶依据“犯罪类型、主观犯意、年龄架构”三个维度和“家庭情况、环境外况、表现情况”三个因素,组合生成社区矫正对象分类教育帮扶模式。对青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警示教育和个案教育相结合,注重家庭关系辅导、朋辈关系引导、心理疏导等,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侵犯财产类型矫正对象,重点加强“勤劳致富”思想教育,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以案释法,引导反思该类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要求大家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贪图蝇头小利,君子爱财须取之有道;对女性矫正对象,开展以婚姻家庭、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新时代女性教育等,引导会思考、独立自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多元教育,有序结合。开展分门别类的教育专项集中学习,教育内容涉及政治、文化、道德、法治、心理健康等。课后,让矫正对象开展反思活动,书写心得体会,提升学习效果。应时应情开展谈心谈话教育、参观烈士陵园、观看红色电影、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家风传承教育等。结合每月常态化开展的集体教育与公益活动,做到教育不断,知识常储。

四、细致摸排、做好精准化教育帮扶措施。从社区矫正对象入矫信息核查,到社区矫正对象分析研判、再到日常见面走访,细致掌握矫正对象的文化、兴趣爱好、家庭情感、工作状况等,制定精准化教育帮扶,跟踪完善,动态调整。

通过本次主场专题教育,提高大家对“帮信罪”直观深入认识,能够深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提高警惕,不再让自己沦为犯罪的帮凶,并将以自身案例警醒身边人,作好传播,让更多人明白、知晓“帮信罪”,共同抵制帮信行为,不沦为犯罪的“工具人”。

县司法局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作风的转变,目前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在册人数同比2022年明显下降,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进一步促进平安新平法治新平建设。

 

 

                

 

 


上一篇:新平县司法局关于《新平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事项目录》 的公告
下一篇:深入基层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检查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