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镇:党建赋能“千万工程”展新颜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4-09-23 10:09   点击率:50打印】【关闭

今年来,水塘镇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抓重点强底子、攻难点改面子、通堵点实里子,铆足干劲推进水塘社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创建,为乡村治理焕发全新活力。

聚焦党建引领,组织联动强堡垒。水塘镇党委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和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党委书记亲手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党委带动、支部联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聚焦“党建强、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目标,以整合项目资源、提升人居环境、夯实产业基础等为抓手,扎实开展“千万工程”示范点创建活动。强化水塘社区10个小组党支部引领作用,发挥辖区党员“关键少数”作用,将“千万工程”相关政策解读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小组群众大会内容,采取“党支部+”模式,发动党员干部走家入户发放倡议书、贴海报,增强群众参与“千万工程”的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主动开展整治活动,形成人人关心、户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聚焦生态宜居,持之以恒抓整治。以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打造“千万工程”示范点创建的基础性工作来落实,持续做好环境治理、基础建设和绿化美化等重点工作。小河边小组党支部采取拆、清、改、管等措施,拆除私搭乱建60余处3000平方米,推进人畜分离点、化粪池、停车场等基础建设;大麻浪小组党支部召开“千万工程”专题研判会,明确拆临拆危整治范围和标准,排查涉及拆临拆危20余户,以党员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发动550余人次拆除私搭乱建25处1009平方米,打造“四小园”、绿化带22个;小麻浪小组党支部拆除违规搭建34处1250平方米,扎实推进养殖小区、公厕、排水沟等基础建设。目前,水塘社区以“星级美丽乡村”“绿美乡村”“美丽庭院”等创建评选活动为切入点,建立“红黑榜”,压实“门前”三包制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聚焦标杆引领,党员模范在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广大党员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引领村庄走向繁荣与振兴。小河边小组党支部书记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召开村民大会深入宣讲“千万工程”重要意义,针对村内人畜混居的现状,积极争取人畜分离点建设,先后推进化粪池、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面对村内危旧闲房,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讲政策、明道理,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顺利拆除危旧闲房。大麻浪小组党支部书记坚持规划先行,带队对小组内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摸排,结合实际情况推进养殖小区、污水处理项目、停车场等工程建设,拆除废弃圈棚、残垣断壁等25处,为防止工程进度滞后,他盯紧施工现场施工进度和质量,并带领村民在村庄内外广泛栽种绿化树苗,让绿色成为村庄的主色调。

聚焦基层治理,创新方式提实效。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以新思路、新举措破解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哪喊小组党支部建立“党建+项目”推进模式,深入活化省级非遗项目“喊月亮”民族文化,建立“喊月日”全民大扫除长效机制。同时发挥“半边天”作用,以妇女为主力军组建“合心组”,定期对村民庭院进行检查评比;曼拉小组深入实施“党建引领+村民探索”治理模式,成立村民议事会,以“一事一议”的方式明确把集体经济创收部分的20%作为日常保洁专项经费,建立日常保洁经费保障机制;大窝铺小组针对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实际,明确公益性岗位进行日间保洁,建立了脱贫人口和村庄保洁“双赢”机制;路南小组以党员为主体组建“日间保洁队”,建立常态化村庄卫生日常保洁机制。

下一步,水塘镇将继续发挥党组织在“千万工程”推进中的示范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上一篇:水塘镇:“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系列活动开展
下一篇:水塘镇开展中秋节前文化市场安全检查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