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环境影响 1、废气:施工期拆迁区废气主要为扬尘和机械尾气,扬尘主要来源于施工期建筑拆除时扬尘、运输扬尘等,机械尾气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施工期安置区废气主要为扬尘、机械尾气和装修废气。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运输车辆以及旋耕机等农业机械工作时产生的机械尾气、道路扬尘、异味及员工食堂油烟废气。 2、废水:施工期拆迁区废水主要为施工生活废水、施工废水和地表径流,施工废水主要来自于机械冲洗、场地冲洗等;施工期安置区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施工废水、地表径流及基坑涌水;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3、噪声:施工期拆迁区及安置区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农用机械和车辆的交通噪声。 4、固废:施工期拆迁区固废主要来源于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期安置区固废主要来源于废气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项目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树枝、废弃果实等。 5、生态影响:项目柑桔种植经营过程中,引进的柑桔为云南本土植物,无外来物种。项目生态系统稳定后区域动植物种类将有所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项目建设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改变是积极的。项目产生的生态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施工期:1、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场地洒水降尘。2、在施工中合理组织施工,缩短施工时间,尽量减少施工污染。运营期:1、尽量使用人工种植,减少燃油机械的使用,以减少尾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食堂油烟经过油烟净化器净化处理后引至楼顶外排,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3、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垃圾及时收集处理,减少异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水环境污染防治:施工期:1、设置废水收集池1个,容积2m3/个,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均收集于废水收集池内,废水经收集沉淀后上层清水全部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底层污泥用于土地整理,不外排。2、施工人员产生的洗手废水收集后用于洒水降尘。运营期:1、项目拟建一个有效容积不低于1m3的隔油池和一个有效容积不低于10m3的沉淀池,食堂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沉淀池处理,其他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沉淀池处理,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内苗木的浇灌,不外排。2、本项目拟采取喷灌,禁止采取漫灌。 3、声环境污染防治:施工期:1、选用性能良好的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2、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避开夜间施工。3、尽量使用人工方式进行施工,避免不必要的敲打声。运营期:1、做好运输路线规划,尽量避开民居集中区域,做到夜间不运输。 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1、地基开挖产生土石方及时回填,压实。2、对于地基开挖、蓄水池修筑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全部回填于项目内低洼地带和道路。3、施工期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运营期:1、细小枝条和残次果实可埋入种植区,在项目内作为肥料让树苗吸收,大件的枯树和修剪枝条可作为项目内果树的支撑物回用。2、肥料包装袋收集后返还农家肥供应商再次利用。3、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至附近城乡指定地点堆放。4、沉淀池沉渣定期清掏,清掏后施用于项目内果树,不外排。5、农药包装瓶/袋为危险固废,本项目设置危废收集桶2只、危废暂存间1间,面积10m2,位于仓库内单独设置;危废经收集于桶内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5、其它措施:施工期:1、避免雨天施工,防止水土流失的影响。2、为避免挖方弃土长期堆置,增加水土流失,应统一规划,合理安排挖填方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尽可能减少雨季期间的堆置量。运营期:1、在农药的使用方面应按照GB4285-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使用量和喷药方法进行喷洒,防止过量喷洒造成的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且禁止使用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农药。2、配药应选择远离饮用水源、居民点的安全地方,要有专人看管。3、喷药前应仔细检查药械的开关、接头、喷头等处螺丝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以免漏药污染。4、项目内禁止带火种进入,在厂界周围设置禁火标志;项目内职工食堂使用电作为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