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19年7月19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9-07-19 18:07   点击率:234打印】【关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7015338(新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窗口)、0877-7018658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行政审批股)

     真:0877-7019286

 通讯地址:新平县平山路33号(新平县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区8楼)
   
    编:653499

公示时限:2019719 725日(5个工作日)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新平县戛洒第一中学建设项目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第一中学

环境影响报告表

临沧尚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81214经新平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复(新发改投资〔2018136号),建设性质为改扩建。原戛洒第一中学除保留1栋教师廉租房外,其余的原有建筑均拆除,共拆除19栋建筑18771平方米,拆除后新建的项目内容及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57376.6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061.56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积9694.97平方米(含教学楼、运动场、公厕、配电房)地,二期建筑面积20338.59平方米(含实验室、食堂及会议室、男女生宿舍、值班室、老师周转房)。室外附属工程及配套设施包括校园场地、道路、围墙、大门、绿化、环卫等附属工程及供电、供排水、通讯、消防、安全等配套设施。办学规模共设36个教学班,每班50人,在校生规模1800人。项目总投资9949.8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27.63万元,环保投资比例为5.3%

 

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环境空气

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主要源自土方开挖、车辆运输中产生的地表扬尘,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

采取扬尘防治措施后,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将得到有效减缓,其影响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影响不大,环境可接受。

(2)水环境

施工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降雨径流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车辆清洗废水循环利用;机械清洗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循环利用;施工场地生活污水用于洒水降尘;降雨径流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优先用于洒水及施工用水,多余部分外排。

采取措施后,施工期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3)声环境

施工期内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与各施工阶段所使用的机械类型、数量有关,土石方阶段主要使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打桩阶段主要使用打桩机、空压机等;主体建筑施工阶段主要使用电焊机、振捣机等;装修阶段主要使用这些机械产生的噪声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各施工阶段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其数量、地点常发生变化,作业时间也不定,从而导致噪声产生的随机性、无组织性,属不连续产生。运输车辆的噪声更具不规律性。

在多声源叠加的情况下,拆除阶段土石方阶段昼间22m距离,夜间120m距离能满足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70 dB(A),夜间55 dB(A));打桩和结构阶段昼间50m距离,夜间200m距离能满足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装修阶段昼间20m距离,夜间70m距离,能满足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4)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弃方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项目施工期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废弃混凝土、废钢材、施工中的下脚料,混凝土块、装修废料等。该部分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运至新平县棚户区改造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理;项目施工期共开挖土石方30507m3(包括土石方27850m3、剥离表土2657m3),回填土方8747m3(包括土石方27850m3、绿化覆土2657m3),弃土21760m3,废弃土石方由有资质的单位全部运至合法的弃土场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能得到妥善的处置,处置率为100%,对外环境的影响很小。

(二)运营期

(1)环境空气

本项目建设后运营期内主要是食堂产生的油烟、汽车排放的尾气、实验室废气、化粪池、隔油池、卫生间、垃圾收集桶及泔水桶产生的异味、备用发电机产生的废气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在采取本环评所提措施的前提下,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油烟、汽车尾气、实验室废气、异味、备用发电机废气均可得到有效处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

(2)地表水环境

项目废水为食堂废水、生活污水、办公污水、实验室污水,污水总排放量为154.61m3/d。本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后排至市政雨水管网。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周边已具备市政污水管网,在戛洒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内,现状生活污水能进入市政污水管网。项目区周边地表水主要为项目南侧25m的南线河。目前,项目区域污水管网完善,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 A标准,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戛洒污水处理厂。项目外排污水可以做到达标排放,污水可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并得到妥善处置,不会直接排入周边地表水体。

项目运营对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泔水存储于泔水桶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处理。实验废物分类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医疗固废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地方相关管理的要求,配备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并建立登记制度,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废物运输管理规定,医疗废物经专用容器收集包装后密封收集,在危废暂存暂存,定期清运至周边医疗单位,由周边医疗单位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隔油池油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掏、消毒及清运处置。综上所述,本项目固体废弃物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置,处置率为100%,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

(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运营期噪声主要为进出车辆噪声、教学活动噪声、配套工程各种设备噪声(如水泵、备用发电机、地下室排风机等)。车辆在项目区内短距离行驶中,在采取禁止鸣笛、限制车速、绿化遮挡等措施后,进出汽车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学校教室及办公室均安装室内小广播,用于代替开放式大型广播,教学活动噪声对周边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可接受。虽然备用发电机噪声较大可能会对周边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时间较短,使用次数较少,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水污染防治措施

1)建设施工废水沉淀池(容积3m3)和沉砂池(容积100m3),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在场地内回用,不外排,基坑废水需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和非雨天场地洒水抑尘,施工回用不完部分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相应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单位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前办理临时排污许可证。

2)在项目区修建车辆清洗池(容积18m3),施工车辆清洗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

3)项目施工期产生雨水径流经过截排水沟进行导流,收集进入临时沉砂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和非雨天场地洒水抑尘,施工回用不完部分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相应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单位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前办理临时排污许可证。

4)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学校现有设施进行处理。

5)在施工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如采取平整、压实、设置截洪沟、沉沙池和拦土墙等工程措施等。

6)加强管理,做好机械的日常维修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另外,雨天应对各类机械进行遮盖防雨;

7)加强施工车辆的管理,密闭运输,驶离工地的车辆应消除车轮及车身泥土;

8)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防止他们成为地面水的二次污染源。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场地需每日洒水抑尘,尤其是构筑物拆除、土石方、基础施工阶段及风速较大的天气应加大洒水频率。结构及装修施工阶段需采取帷幕遮挡施工。

2)项目一期施工时,在一期教学楼东北侧设置不低于2.5m的围挡;项目二期施工时,在男生宿舍楼、实验楼西南侧设置不低于2.5m的围挡,二期北侧设置不低于2.5m的围挡。

3)实行硬地坪施工。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车辆冲洗、排水设施。

4)对表土临时堆场进行遮盖,防止大量扬尘产生。

5)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运输应采取封闭运输方式,驶入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厢完好,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驶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严禁带泥上路,限制车速,严禁超高、超载运输;必须有遮盖和防护措施,易撒露物质全部实行密闭运输,有效抑制粉尘和二次扬尘污染。

6)专人负责施工场地和车辆的清洁打扫,保证施工场地和道路的清洁。

7)施工中应注意清理施工场地,做到随做随清。

8)多层建筑进行楼面施工时,要对建筑外围采用防护网进行封闭阻隔,并及时对楼层内的尘土进行清扫,防止因刮风引起的楼面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声污染防治措施

1)作业时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蔽,并在施工区域内设置围挡;

2)禁止多台高噪声机械同时施工,对产噪较大的机械进行隔声及减震处理等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3)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噪声低的施工方法。

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桩基工程采用静压桩。

5)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建材等运输尽量在白天进行,并控制车辆鸣笛。

6)禁止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午时12:00-14:00进行施工作业。通过上述防治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对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消失。

4)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

1)建筑垃圾中的废弃铁质集中收集后外售,木质建材由相关单位回收,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用于场地内回填,禁止随意处置和堆放。

2)该部分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按戛洒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要求处置。

3)废弃土石方按戛洒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要求处置。

4)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清运。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1)食堂油烟设置油烟净化器,油烟排气筒的设置高于体育食堂综合楼楼顶1.5 米以上。

2)地下停车库产生的汽车尾气和备用发电机产生的废气通过机械排风系统进行处理。

3)项目产生的实验废气通过换气扇处理。

4)项目化粪池、隔油池设置地埋式。

5)卫生间设置换气扇。

6)泔水桶及垃圾收集桶采用密闭式。

7)加强周围绿化带种植,以便充分利用绿化林带隔离和净化空气污染的作用。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设置隔油池对食堂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定时检查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规范化管理。

2)项目隔油池出水口处的滤渣池要定期清运。

3)化粪池污泥定期进行清掏、清运。

4)实验废水经中和池中和后排入化粪池处理。

5)保持各类废水收集池(中和池、隔油池、化粪池等)的有效容积率,避免废水从收集池中溢出污染环境或不能达到预期处理效果。

6)建设单位需向污水处理厂取得接纳项目污水的许可,并向相关环保主管部门办理污水排放许可证。

7)本环评要求建设方按有关规定设置1个规范排污口,并设立明显标志。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设排污口。

8)污水处理、回用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9)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提师生的环境意识,禁止直接向外环境倾倒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3)噪声防治措施

1)车辆禁止鸣笛、限制车速、绿化遮挡等措施。

2)学校教室及办公室均安装室内小广播。

3)项目建设方要加强项目内的设备管理,避免设备非正常运转产生噪声,避免设备故障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泔水存储于泔水桶内,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2)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处理。

3)实验废物分类收集后在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4)医疗固废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地方相关要求,经专用容器收集包装后密封收集,在危废暂存暂存,定期清运至周边医疗单位,由周边医疗单位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5)隔油池油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6)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掏、消毒及清运处置。

 

上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19年7月26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下一篇:关于2019年7月4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