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2年1月10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来源: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 时间:2022-01-10 15:01   点击率:723打印】【关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 0877-6182625 (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行政审批股)

    真:0877-7019286

通讯地址:新平县桂山街道平山路33号(新平县人民政府第二办公区8楼)

    编:653499

公示时限:2022110117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新平县公种田光伏项目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丁苴村委会

云南电建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报告表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于2020109日取得新平县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110-530427-04-01-986420建设性质为新建。项目安装容量为60.96MWp,额定容量为53MW,太阳能电池阵列光伏发电系统拟推荐采用容量为540Wp的单晶硅双面光伏组件,采用固定倾角运行方式。拟在光伏场区内新建110KV升压站1座,主变规模为1×55MVA,升压站拟以 1110kV线路接入220kV新平变,线路长度约11km,导线截面按300mm 2考虑。建设内容包括升压站、集电线路、场区道路、光伏阵列、箱式变压器、电缆分接箱、电缆井、杆塔、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及仓库、绿化等设施。复合型光伏项目光伏+畜牧业:在光伏板下种植适宜牧草。项目总占地面积66.54hm2(其中永久占地为1.14 hm2,临时占地为65.41hm2),升压站区0.98 hm2、光伏板阵列区59.82hm2、集电线路区1.13 hm2、交通道路区4.80 hm2、施工生产生活区0.80 hm2。项目总投资2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99.43万元,环保投资比例为1.60

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为场地平整,地基开挖回填土石方造成地表裸露,建筑材料及土石方的运输、装卸、堆放等形成施工扬尘以及施工机械产生的燃油废气。以无组织、不连续、间断性排放为主,随施工结束而消失,对项目周围敏感目标影响可以接受

2)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本项目施工期较为简单且时间较短,废水产生量较少,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向周围水体排放。

3)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场外道路拓宽修整、场内道路修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升压站土建项目施工时施工机械噪声;项目运输车辆交通噪声等,具有瞬时性;且随施工的结束而消除。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对外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周边200m内没有居民点,施工产生噪声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不大。

4)固废

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其中废土石用于场区回填,建筑垃圾以设备安装及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钢材为主,能回收的统一外售不能回收的收集后统一清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规范处置,生活垃圾与村内的生活垃圾一同清运处理。 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期会对陆生植被植物、动物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工程施工结束后,结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采取植被恢复措施,项目建设对陆生生态的影响不大。

(二)运营期

1)废气

项目运营期区域内使用电,太阳能等能源,食堂产生的油烟废气经抽油烟机处理后排放,且为间歇性排放,对外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内车辆排放尾气的时间短,而且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有严格的规定,加上停车车型偏小,总体上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轻微。垃圾收集设施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异味,通过加强管理,合理布局、及时清运,对环境影响较小。

2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是升压站生活污水及光伏板清洁废水。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产生的清洁废水主要为清洁抹布的水,清洁抹布的废水用作光伏板区植被浇灌用水。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氨氮、油脂和总磷,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用于光伏板区植被灌溉。

综上所述,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无废水外排,不会影响周围地表水体水质。

3)噪声

升压站运营后,主变噪声源在厂界处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运营期项目升压站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升压站周边没有任何村庄,没有环境敏感点,在综合楼阻隔和距离衰减后,项目区周围敏感点的声环境质量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2553-20082类区的标准。

综上分析,项目运营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4)电磁环境影响

通过类比,本项目围墙外的工频电场强度将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远小于100μT,电磁环境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

5)固废

项目运行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固废(报废电池板,由厂家回收处理)、危险固废(箱变、升压站维修废油,统一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集中处理)、光伏+畜牧业固废(运营期间会产生少量的废农药瓶、废包装材料、残枝落叶等。运营期间产生的植物残枝落叶残肢落叶在未利用空地填埋或适当堆肥后就地还田;废弃化肥袋等包装材料可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的由原料供应厂家回收处置;废弃农药瓶属于危险废物,应集中收集于管理用房的危废暂存桶后,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牲畜养殖产生的粪便建设沤肥池,沤肥后用作光伏板下植被肥料)。项目运行期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的收集和处置,资源化有效利用率较高,固体废物清运处置率为100%,不会对外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1施工期间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在材料堆放和运输时采取喷水和遮盖等抑尘措施,防止二次扬尘的产生,重点防止在装卸、运输过程中的撒漏、扬尘,采取以上降尘措施后,最大限度地减轻项目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且扬尘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2施工期对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加强养护,排放的废气量小,周边地理位置开阔,采取大气扩散措施。

3)配备洒水车,对各施工场地经常洒水。

4)工期环保对策措施的执行与落实纳入施工监理专项工作,施工期环保管理人员对策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巡查,发现环境污染、投诉和纠纷等问题,及时上报并妥善和合理解决。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废水和少量生活污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全部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3、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噪声经周边山体、植被衰减和距离衰减后,并且环评要求夜间禁止施工,建设单位一定要在工程承包时将尽量减少施工影响的措施写入合同,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在施工期,建设方应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优化施工时间,以缩短施工噪声的影响时间,缩小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并应加强管理和调度,提高工效,使用低噪音设备。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①要求对临时表土堆场周边设置截排水沟和防护拦挡等措施。

②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运送至当地合法的建筑垃圾消纳场进行规范处置。

④生活垃圾以及废包装物等收集后当地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⑤临时旱厕定期委托周围农户定期清掏。

⑥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对道路、升压站等区域内破坏的植被进行植被恢复,加强管理保护好项目区内现有植被,严禁员工破坏周边植被及农作物等。

(二)运营期:

1、大气防治措施

运营期主要是油烟和异味,提出的措施是:

①项目内应使用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②食堂油烟安装抽油烟机:

③在化粪池周边进行绿化,并及时清掏,以减少化粪池异味。

2水环境保护措施

①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办公生活废水排入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回用于项目区光伏阵列区植被灌溉;

②食堂设置隔油池,其处理有效容积不小于1.5m3

③办公生活区设置化粪池+一体化成套设备,化粪池预处理,其有效容积不小于4.5m3。进入一体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升压站区绿化用水。

④因电池板清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简单沉淀后,可直接将电池板清洗废水回用于电池板下植被浇灌。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运行期噪声主要是升压站运行和水泵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因周边没有环境敏感点,拟采取下列措施:

①升压站周边种植绿化带;

②水泵设置在水泵房内,风机设置消声器。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运行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升压站内管理人员生活垃圾、报废光伏板,危废等。拟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①对于生活垃圾,在升压站设置若干垃圾桶,产生的垃圾分类收集,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统一收集后定期运至平田乡或新华乡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堆放处理;

②报废光伏电池贮存于综合楼内(保持干燥通风),最终由专业的回收厂家收购处理;

③化粪池污泥委托当地村民清掏用作光伏板区植被肥料;

④在项目区设有55m3事故油池,在变压器旁设有收集设施,通过管道排入事故油池,废油用油桶收集于暂存间,交由有资质的回收单位处理;

⑤项目固体废物的处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有关规定,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⑥危废暂存间设置于升压站区,面积 10m2,危废暂存间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进行建设,危废暂存间须密闭,地面用C30混凝土浇筑20cm进行硬化,同时地面和四周墙体须用防渗材料进行处理,墙体处理高度为1m左右,使渗透系数≤10-10cm/s。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危废转移联单、台账,做好施工期监测及其相关资料的档案备查。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对道路、升压站等区域内破坏的植被进行植被恢复,加强管理保护好项目区内现有植被,严禁员工破坏周边植被及农作物等 

 

上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2年2月16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下一篇: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1年11月1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