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在发展柑橘产业中,探索“125”联农带农新模式,即以冰糖橙种植为1个核心,创新全过程“生产型托管”、菜单式“服务型托管”2种托管模式,打通产量提升、品质优化、服务创收、订单赋能、品牌溢价5条农户增收渠道,推动农户、合作社、企业多方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枝梢太过强势,在适当的时候要进行疏芽,如果不疏这几天烧果会比较严重,果子脱落会比较多。”新平柑橘协合社会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忠周正在水塘镇金厂村柑橘种植户缪家婷的果园里进行技术指导。当天,协合公司还对缪家婷家30多亩果园进行红蜘蛛溃疡病飞防作业,之前4个人忙一天的活计,现在3个小时就完成了。 “像我的树大,一次要打七八吨药水,用无人机打药,四吨药水就够了。”缪家婷家种植柑橘10多年,之前由于缺乏技术,她只能花钱聘请一些大型基地的技术人员来做兼职指导员,但效果不好。自去年协合公司提供菜单式“服务型托管”模式,通过“农户点单+企业接单”,她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就可以请公司的技术人员到地里对症下药。 “以前我管理出来的果子皮厚,口感不好,请他们来技术指导后,现在果子的品质好了很多。”缪家婷说。 “菜单式服务可以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劳务输出、果树修剪、无人机飞防等服务,从去年7月25日挂牌运营到现在服务了300多用户,面积达7万多亩。”新平柑橘协合社会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熙睿介绍。 针对一些种植规模更大的种植散户,协合公司推出了全过程“生产型托管”模式。从种植、管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仓储等各环节提供“保姆式”服务。目前,全过程“生产型托管”模式已签订14户种植户,面积达2000多亩。新平振新水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亩的基地就尝到了这种模式的甜头,“现在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个月我都不来一次果园,两三个月来一次,每一次都有专业的技术员过来,根据不同的树,不同的病虫害来配药,就像医生跟病人看病一样,去年跟他们合作管理这片基地增加了50多吨产量,今年可能还要增加50吨以上。”新平振新水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金志勇说。 通过对全过程“生产型托管”和菜单式“服务型托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平县逐步打通实现产量提升、品质优化、服务创收、订单赋能、品牌溢价5大路径。“亩产提高20%左右,每亩增收2500元,品质方面,可以把柑橘的优果率从70%提高到90%。”新平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曌说。 2024年,新平县柑橘累计种植面积19.18万亩,排名全省第一;年产量40.25万吨,占全市总产量的39.32%,在省、市均排名第二;产值17.0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