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正富:土锅寨里的“土锅王”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01-26 11:01   点击率:16打印】【关闭

戛洒镇有一个名为“土锅寨”的花腰傣村寨,这里因千百年来制作花腰傣生活中常用器皿土锅而得名,今天我们要讲的刀正富就是当地的一名土陶制作高手。12岁开始他跟随母亲玩泥巴做土陶,一玩就是三十多年,经他手里制作出的土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刀正富不仅成了土锅寨里名副其实的“土锅王”,花腰傣土陶制作技艺经他的手也被发扬光大,绽放出别样的魅力。

IMG_1839.jpg

当我们走进刀正富的土陶制作手工坊时,他正在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土陶笔筒。一勾一画间,只见不大一会功夫,木桶形状的精致笔筒就呈现出来了。刀正富说土陶制品的好坏取决于选土的好坏。土锅寨的土陶之所以远近闻名,在于选取的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泥土,这种土粘性十足、密度好制作出来的土陶不仅光滑漂亮、还经久耐用。而说到制陶工序,刀正富坦言不仅复杂繁琐更是磨练人性子的过程。

虽然制陶不易,但从小就喜欢玩泥巴的刀正富却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这其中除了自己的喜好外,更重要的是多年来受村里制陶环境的熏染。据刀正富介绍,土锅寨因当地的花腰傣群众制作生活中常用器皿土锅而得名,制陶技艺已流传了千百年。过去,他的母亲就是寨里其中的一位制陶高手。从十二岁开始,他就跟随母亲学习制陶,从最初的玩泥巴到帮母亲打下手,再到自己能独立制作出精美作品,刀正富玩泥巴一玩就是三十多载,不仅倾注了满满心血也承载了父辈传承的手工技艺。

IMG_1864.jpg

 在刀正富家的一楼土陶制品展示区,鱼篓形状的花瓶、玲珑精巧的花腰傣土房、竹烟筒形状的台灯等栩栩如生的土陶制品琳琅满目,让人眼前一亮。刀正富告诉我们这些产品的制作灵感都来源于当地花腰傣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三十多年制陶,岁月在变、客户的需求在变但刀正富却依然坚持用花腰傣人的传统手工制陶技艺来制陶,在他的一件件土陶制品中不仅保留了花腰傣千百年制陶的手工技艺,也融入了现代人们的需求,成为了实用又好看的艺术品。

近年来,新平县加强对非遗的传承挖掘保护力度,划拨部分资金用于支持非遗的传承保护,用微电影等形式宣传我县民间艺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新平传统文化。2014年花腰傣传统土陶技艺被列入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刀正富也被评为玉溪市花腰傣土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刀正富不仅自己坚持手工制陶,他还将制陶技艺毫无保留的教授给村里喜爱制陶的乡亲,并且不断开发土陶新产品,从起初单一的土锅延伸出了土陶台灯、土陶花瓶、土陶房屋等上百种丰富多样的土陶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土陶产品从过去的十几元到如今的几百元、上千元,正逐渐成为当地花腰傣群众致富的“金饭碗”。

上一篇:戛洒开展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及慰问活动
下一篇:戛洒人居环境整治进入常态化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