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洒花腰傣风情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06-06 14:06   点击率:48打印】【关闭

近年来,新平县立足戛洒镇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紧紧围绕将戛洒打造为云南“重要经济重镇、重要特色集镇、重要旅游小镇”的目标,大力推进“两山一谷”旅游经济带、戛洒旅游文化增长极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戛洒集镇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色小镇建设成效初显,当地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

在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建设过程中,新平县紧紧围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精神,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瓶颈、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实。2017年,实施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两污建设项目”、戛洒关圣庙片区建设、戛洒外滩项目建设等特色小镇建设项目31个,其中,竣工12个,完成投资3.3亿元,戛洒集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特色集镇的品位、档次进一步提升。

全景.jpg

以建成区为轴心,着力编制完善发展规划,切实提高集镇持续发展力。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了《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发展总体规划》《戛洒花腰傣风情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以集镇品质为中心,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提高集镇承载力。完成集镇周边路网建设和市政道路的提升改造;实施供水改扩建工程,完成戛洒二水厂建设;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供电可靠率达99.9%;4G信号实现全覆盖,公共WIFI覆盖集镇人口密集区域。

以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着力改善镇容镇貌,切实提高集镇聚集力。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安装交通信号灯和视频抓拍系统,建成千里汇停车场、硬寨停车场、短途汽车客运站及配套设施;规范整顿集贸市场,建成戛洒新型集贸市场、老综合农贸市场、南恩批发市场;新建分类垃圾箱、可卸式垃圾箱400余个,完成8座公厕建设;在集镇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在17个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建立17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网格管理站,覆盖197个网格。

以亮化绿化为核心,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提高集镇吸引力。戛洒大道、南恩河岸、南引路等路段安装各类路灯1200盏、LED数码管4000米并新植柳叶榕、凤凰树等各种灌木、乔木;实施集镇东面山绿化工程;完成凤凰广场彩色音乐喷泉、水幕电影、街头游园等项目建设,提升、充实戛洒夜间景观。

以民族文化为主线,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切实提高集镇影响力。完成戛洒大道临街商铺、住户房屋的提升改造工作,安装338个凤凰展翅和16尊傣洒、傣卡、傣雅彩色写实雕塑;在凤凰广场绘制11幅展现花腰傣民风民俗的彩画,在集镇主要街道安装花腰傣特色旅游标识牌,在旅游观光车、主要街道路灯的灯杆、戛洒大道两侧临街房屋的外墙喷涂具有花腰傣独特标识的腰带图案;全镇有9支农村(民间)业余文艺队、1支镇级专业文艺队。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提高集镇驱动力。坚持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启动哀牢山“十三五”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推进茶马古道、陇西世族庄园、南恩河瀑布等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抓好旋涡、大槟榔园等村企合作开发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槟榔园被列为云南30个最具魅力村寨之一;扶持发展农家乐、耀南火腿等特色餐饮、农产品,建成一定规模的农家乐38个;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发展花腰傣土锅、刺绣、编织等民间手工文化产品,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以褚橙庄园、桔荔庄园为龙头的现代观光休闲农业。2017年,全镇接待游客234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12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3亿元,个体工商户达3029户,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3亿元,全镇种植柑橘3.3万亩、香蕉6800亩、核桃1500亩,实现林果产值2.4亿元。

通过戛洒花腰傣风情特色小镇建设,戛洒镇先后荣获“国家经济综合示范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云南省旅游小镇”等荣誉称号,并于2017年6月入围云南省105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2017年8月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201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4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7亿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20元。

上一篇:戛洒镇竹园村卫生室改扩建项目稳步推进
下一篇:戛洒镇召开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会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