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饭碗”变“金饭碗”,戛洒非遗传承人厉害了!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9-05-10 15:05   点击率:282打印】【关闭

近日,记者走进哀牢山脚下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土锅寨土陶工艺坊,近距离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刀正富制作陶艺。据他介绍,当地花腰傣群众正是依靠这只“泥饭碗”转变成致富的“金饭碗”。

据了解,土锅寨从事制作土锅现已有500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古法制陶工艺的乡村之一。

2016年,新平县开始对花腰傣土陶产业进行保护、扶持、开发,建设民俗文化陈列室,确定傣族传统制陶技艺为省级非遗,培训本土人才,组织土陶制作户到各地学习参观,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研发创新,开拓市场。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具有花腰傣民族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的土陶,产品也由过去的注重实用转变为实用与艺术兼顾,品种也得到不断的丰富,烟灰缸、灯罩、花瓶、雕塑等不断出现,深受消费者喜欢,一些作品还被收藏,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

土陶产品从过去的十几元到如今的几百元、上千元正逐渐成为当地花腰傣群众致富的“金饭碗”。

刀正富介绍,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他现已掌握了许多制作土陶的技巧,也掌握了整套土陶的制作工艺,包括选土、舂土、筛土、和泥、塑形、雕刻、晾晒、烧制等十几个繁杂工序。

他还把土陶制作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妻子以及同村的其他土陶艺人,现已有10多名传承人在他的带领下掌握了土陶制作技艺,全寨有近一半人会制陶。

从事土陶制作多年,刀正富还获得了“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称号。

经过了泥与火的淬炼,技与艺的打造,土陶这种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品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上一篇:戛洒镇青树社区及个私支部党员走访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
下一篇:不一样的感觉!23.7万人五一小长假到玉溪新平体验“花腰傣风情”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