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增加就业基础,增加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地方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蓬勃的基础。 截至2017年底,新平工业园区共有中小企业54户,2017年实现总产值7.2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26亿元。54户企业中,顺利建成投产企业27户,建成未投产企业9户,停产企业8户,在建企业10户。停产半停产企业占到31.5%。可见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大局下,发展瓶颈日渐凸显,发展矛盾日益尖锐。 首先,企业做大做强与银行抽贷压贷的矛盾。从2015年以来,银行抽贷、压贷现象越演越烈,很多企业建成后,虽然市场一片大好,但是因贷不了款,没有生产周转资金,无法投入生产。 其次,企业做精做深与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和科学技术的更新,但因目前企业聘请高薪技术人员能力不足,导致很多投产企业更新换代不足,技改升级跟不上市场需要。 再次,企业快落地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企业家的眼光总是锁定在市场的,市场有需求,需求量大,企业家才会产生投资的愿望,但在实际办厂办企业中,往往因为土地指标不足,园区项目用地无法按期进行调规,企业无法按时进行土地摘牌,严重拖延了企业开工建厂的时间,很多项目甚至于拖延两年之久。 改变和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成为我们势在必想的问题。 一是搭建融资平台。相关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牵头银行和入园企业开展融资座谈会,积极向银行推荐园区中小企业,增强园区中小企业征信力度,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发展瓶颈。 二是建立中小企业调头资金。借鉴规上企业调头资金经验,建立中小企业调头资金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开工。 三是积极向上协调土地指标,加快土地收储。加快园区等产业发展集聚区的可利用土地调规,近几年调规,尽量将指标向产业集聚区倾斜,保证项目立项就能开工。 四是建立院校专家联络中小企业制度。解决中小企业技术突破瓶颈,引导中小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助推中小企业扬帆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