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产城融合 推动乡村振兴 全面完成大开门综合开发建设任务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12-11 17:12   点击率:44打印】【关闭

乡村振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是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指导和操作导则。2017年开始,新平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贯彻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启动大开门片区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大开门综合开发项目是集物流、产业聚集、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平特色小集镇建设,规划面积4805亩。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是整个大开门开发的核心区,主要以居住、商业、公共服务及仓储物流用地功能为主,共计1510亩;二期是扩展区,主要以工业、居住、仓储物流用地功能为主,共计3295亩。完成整个组团“五通一平”开发概算投资90889.35万元。其中:一期40369.35万元(土地征收补偿及报批规费14254.5万元,“五通一平”工程费26114.85万元);二期50520万元(土地征收补偿及报批规费23140万元,“五通一平”工程费27380万元)。为保证抓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机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实施好大开门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谈五点启示。

着眼规划引领,着力推进产业集群。扬武是昆玉-玉元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我县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交通区位、电力供应、供水条件、土地空间、环境容量等产业要素支撑良好,产业基础已经形成,也是新平“一核、三极、三带”中工业商贸物流的主战场。大开门规划面积4805亩,从全局考虑,从长远规划,打造大开门产业园区以综合服务、商贸物流为主的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以矿冶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平台及依山傍水、独具特色的新平门户小镇。结合“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将整个区域规划为“一心、两轴、五园区”的空间结构。即以大开门收费站周边形成的综合服务中心,玉元高速公路和大新二级公路为主要发展轴,西部生态居住区、北部工业产业区、中部仓储物流区、南部商贸服务区和东部仓储物流区。项目分两期实施,期是整个大开门开发的核心区,主要以居住、商业、公共服务及仓储物流用地功能为主,共计1510亩;二期是扩展区,主要以工业、居住、仓储物流用地功能为主,共计3295亩。

着眼产业发展促进增收致富。以仙福公司技改扩建转型升级、鲁奎山水泥厂技改为依托,做大做强矿业产业;快速推进以仙福为重点的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国家推进产能置换转型升级这个窗口机遇,全力推进仙福技改升级项目,完成21350m3炼铁高炉、2100吨炼钢转炉、152吨合金钢电炉及轧钢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建设。做大加工制造业,注重矿冶产业链延伸,重点布局铸造、农机农具制造及装备制造业,积极支持昆钢耐磨等企业创新发展,推进农业装备组装、球墨铸管、精密机床、全钢轮胎和无气轮胎等项目开工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做好物流、商贸等配套服务。完善物流网,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村民就业岗位转化率,实现90%以上村民在第二、三产业就业,实现村民转岗不离乡,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促进村民增收、乡村振兴。仙福公司预计投资83.166亿,在技改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仙福公司将具备年产炼铁244万吨、炼钢298万吨,预计新增就业1000人,新增工业总产值35亿元,利税1.5亿元。

  着眼集镇建设,突出“宜居”主题。突出“美丽、宜居”主题,全力推进搬迁安置点建设、产业工人集中居住区建设、新型社区建设和生态环境整治,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平甸河沿线河道景观,对生产生活区进行绿化美化,提高区域绿化率;建设学校、医院、市场、广场等功能配套的服务设施,打造民众幸福生活的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着眼文化引领培育乡风民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村民公约》,形成“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推进“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深挖细排身边好人等先进事迹,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追求;推进政府购买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区域文化繁荣。建立一种文化生活丰富、乡风民风淳朴、社会治安良好、人文精神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着眼党建夯实,强化组织管理。强组织,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充分发挥党支部、居委会、监督委员会和其他自治组织的作用;强队伍,邀请乡贤参与治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强服务,实现村务工作公开、民主、透明,推进村民自治的规范化水平;强体系,全面建立街道、社区、小组三级网格化治理架构,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上一篇:园区非公企业党建缩影
下一篇:强化农民工培训 提升业务技能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