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综合发力,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新平县结合辖区实际,牢牢抓住产业这个核心和关键,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组织保障作用,持续强基础、补短板,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领示范,点面结合、综合发力,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标杆。持续发挥村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过硬班子队伍,在产业建设上继续发力。投资1000万元,实施平甸磨皮农文旅融合发展、戛洒耀南旅游发展2个脱贫示范村项目。挖掘磨皮花鼓舞、吃花酒、彝文古籍等悠久的彝族历史文化,结合陇西世族庄园、石门峡风景区的人文生态环境优势,在全市率先实施脱贫衔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有效带动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以产业为核心 ,持续夯实乡村振兴根本。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任务。产业发展是守住底线的重中之重,水塘镇旧哈村大口村以及戛洒镇平田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水果种植规模,但苦于水利条件跟不上,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投资900万元,实施戛洒平田、水塘镇旧哈大口2个脱贫巩固提升村项目,建成后可解决近9000余亩冰糖橙连片耕地灌溉问题,较好的改善这些区域的产业发展条件。针对扶贫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投入648.19万元,实施规模化产业示范点,在各区域发展了人参果、露水草、魔芋、芒果、花椒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范点15个11564.5亩,受益农户1582户,有效促进了脱贫地区产业发展。 强基础补短板 ,巩固工作不落单。虽然整体脱贫了,但受地理位置、群众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老厂乡哈科底村的发展条件仍旧滞后。为打破瓶颈,投资500万元,实施老厂哈科底脱贫后进村巩固提升项目,项目是一个打基础、补短板的综合性提升巩固工程,涉及村庄改造工程、人居环境治理工程、林下产业发展工程,涵盖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旅游开发等内容。通过项目实施,可以进一步转变群众生产生活观念、激发群众积极性。同时结合哈科底高山草甸景观,石板上的村庄人文景观,彝族文化习俗,哈科底战役、金凤子曹文英革命历史故事等,推进一批乡村治理工程、遗迹保护工作,打造‘人文-历史-风景’旅游环线,为融入到红河谷绿汁江区域发展战略打好基础,促进全村综合发展、整体巩固提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会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扬长避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