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落实三类人员待遇破解农村水利管护瓶颈 新平县属山区民族县,国土面积4223km2,辖区4镇6乡2街道有123个村(居)民委员会,建成各类库坝699座,水利工程星罗棋布,然而管护工作是制约农村水利发展的瓶颈,为解决好农村水利管护工作,新平县落实三类人员工资待遇,解决了农村水利管护的瓶颈难题。 一是配齐水利协管员,解决农村小型水利设置监管难题。在全县123个村(居)民委员会三委中选聘一名熟悉村情水利情况的村干部担任水利协管员,每人每月财政补发200元,每年共计29.52万元。农村水利协管员虽然补助少,但他们是农村水利法律法规的宣传者、水利工程的管理者、工程质量的监督者、涉水案件的调解者、设施管护的维护者、山洪灾害的预警者、信息统计的上报者。 二是配强库坝管理员,解决农村小型水库和小坝塘的管护难题。农村库塘点多面管,缺乏相应的管护人员,管护存在盲区。为做到水库坝塘件件有人管,新平县在落实管护人员上苦下功夫,从2010年起财政把库塘管理员纳入财政预算,每座小(一)型水库安排管护人员两名,每人每月发放1200元;小(二)型水库安排管护人员一名,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小坝塘安排管护人员一名,每人每月发放50元,农村小型水库和小坝塘的管护经费每年共计106.78万元。库塘管理人员的落实,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坝塘日常管护。 三是配实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解决防汛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难题。2010年新平县建成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监测预警系统预警站116个、简易站229个,投入使用后管理经费和人员没有落实,系统没有发挥最大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县财政每年预算山洪灾害管护经费50万元,用于支付山洪灾害设备维护、通信和监测人员等日常管理费用,其中每年支付监测人员7个月工资32万元,预警站每站每月200元,简易站每站每月100元,管理经费和人员的落实解决了防汛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