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 白学东:从放羊娃到农场主的蜕变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12-28 10:12   点击率:114打印】【关闭

桂山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



住新平县桂山街道亚尼社区勒达居民小组的白学东今年52岁,既是小组长,也是兽医员。2018年,白学东通过在家庭农场内养殖黑山羊、经营农家乐,实现经济收入20余万元,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农场主。几十年来,他亲眼见证了家乡畜牧业从无到有的变化,自己也实现了从放羊娃到农场主的蜕变。

我们小时候家里没有羊,一个生产队只有一二十只羊,我们小娃娃就跟着放羊的老倌一起去山上放羊玩。后来包产到户,慢慢地农民有了收入,到了1992年,我们村里有人开始养自己的羊了。我1999年当上村里的兽医员,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家主要是栽菜,养羊投资大,那个时候家里没有那么多钱,我就一点一点攒着,一直到了2012年,我看村里好几家养羊发财了,我也拿出家里全部的积蓄,买了25只本地黑山羊开始养。”

白学东回忆,亚尼黑山羊虽然肉质好、适应性强,但个体小、产肉率低,所以刚开始养羊的时候,销售收入并不高。后来,在街道兽医站的指导帮助下,他引进了2只奴比种公羊,对羊群进行品种改良,再加上自己掌握了疾病预防和饲养育肥技术,出栏的山羊变得膘肥体壮,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

2015年,新平县农业部门在亚尼社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项目,白学东借机投资6万元,在社区规划的养殖小区内搭建了标准化羊舍250平方米,羊群数量扩大到200多只,年销售收入超过了10万元。2016年,白学东山羊养殖家庭农场被玉溪市农业部门认定为“玉溪市农民家庭农场示范场”,他的养羊之路,也由此步入了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的新阶段。

2017年,随着亚尼黑山羊的持续走俏和乡村旅游的兴起,白学东寻到了更大的商机。他将农场近10亩的土地重新规划,开起了主营山羊全席的农家乐。两年来,白学东经营的农家乐因食物绿色健康、物美价廉,吸引了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平均每星期可出栏山羊3只,半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0多万元。

白学东的示范带动下,周边不少农户也开始规模养殖亚尼黑山羊,走上了发“羊”财之路。从放羊娃到农场主,白学东一步步将勤劳致富的梦想变为现实。他的成功,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白学东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陆陆续续出台了好些政策,像标准化牛羊圈补助、家庭农场补助、贴息贷款等,这些对我们养殖户还是有很大帮助的。现在,村里搞养殖的人家越来越多,养的牛羊越来越多,大家的收入越来越多,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了。”

上一篇:桂山街道传达学习全国、省、市妇代会精神
下一篇:桂山街道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