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六点,伴着山里的大雾出发,下地采摘人参果、小米辣,天色渐暗,带着汗水回家,这是驻村干部最为稀松平常的一天,也是驻村工作一份小小的缩影。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常态化监测低保对象、易返贫致贫人员;走访入户察民情、解民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预防群体事件;排水沟渠、低洼处及老旧房屋等社区安全隐患排查,乡村振兴的工作总是围绕着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内容繁琐、任务艰巨。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陌生的工作领域,感到本领恐慌、能力不足,此时,铸造自身的党性忠魂,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政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驻村工作上,只有始终保持更高的政治站位,才能确保清醒的认识,履行好神圣的使命。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是驻村干部首要的政治品质。要本着对党和组织,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对得住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驻村帮扶才不会心猿意马,才会用心、用力、用情去做好帮扶工作,才会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始终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把党的优惠政策带给群众,使基层组织更加巩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对党更加忠诚。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的直接反映。新时代是应对重大挑战,需要实干担当的时代,方向明、路子正是干成事的前提条件,驻村干部要俯下身子、沉到一线。精准吃透上情,确保落实上级政策不跑偏、不走样;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借助税务平台、税务力量牵线政策、牵线产业,不断增加监测户自我造血功能;善于与村里的党员和日常生活中的活跃分子广泛交流,了解他们对村里发展的需求,全面掌握实情,形成发展的共识与合力;结合基层实际,锤炼本领、增长才干,通过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群众学,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处理村务“大小难易”事、群众“急难愁盼”事中不断提高能力和素质,多做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以党性涵养“实干担责”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作为一名年轻的税务驻村干部,必须深入领会其重要意义,全面把握其丰富内涵,紧绷政治理论学习这根弦,坚持人民至上,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度、满意度而努力。既要向“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的”黄文秀学习,也要向“在最艰苦的地方撑起一片天”的新平县税务干部李天云看齐,以“无问西东”的心态扎根乡村、接足地气,勇于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练自己,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