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2017年1-5月重点督查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县农业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和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1-5月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5月全县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现价)83832万元、农业增加值(现价)4055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0元,同比分别增8.0%、6.5%和9.6%。 (二)粮食产能稳定提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调优粮食内部结构,强化科技增粮措施推广,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确保粮食安全。 1. 小春生产。完成小春总播种面积23.43万亩,比上年多0.1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1.92万亩。实现小春粮食总产1902.06万公斤,比上年减165万公斤(主要是薯类减产)。 2. 大春生产。制定2017年大春生产指导意见,计划完成农作物种植62.7万亩,其中粮作物食34.4万亩,实现大春粮食产量1.4亿公斤以上。安排大春农业生产经费125万元。到目前,完成大春农作物种植402723亩,其中粮食作物176605亩,完成计划的51.34%。 (三)生态牧业发展进程加快。以实施4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为依托,调整优化生产布局,细化畜牧业稳增长措施,切实抓好春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新平县2016年中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及草牧业项目建设,加快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全年安排畜牧产业发展扶持资金300万元。1-5月,全县完成生猪存栏30.87万头,同比(下同)增3.44%,出栏21.95万头,增7.6%;牛存栏9.68万头,增2.87%,出栏1.79万头,增5.3%;山绵羊存栏11.31万只,增3.39%,出栏3.63万只,增6.4%;家禽存栏161.61万只,增2.23%,出栏166.38万只,增6.7%。肉蛋总产2592.05万公斤,增6.53%;实现畜牧业现价产值3.77亿元,增6.52%。 (四)特色经作实现量效齐增。 1. 蔬菜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调优品种结构,扩张平掌、建兴等蔬菜新区,强化企农联动,做优蔬菜产业,实现蔬菜扩面增效,全年安排蔬菜产业发展资金76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50万、县级财政资金115万元。1-5月全县完成蔬菜种植面积5.83万亩,完成年计划的37.3%,同比增8.7%;实现蔬菜产量13035.1万公斤,同比增9%,完成年计划的36.52%;实现产值1.57亿元,增1.75%,完成年计划的34.27%。 2. 水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产业,推进漠沙鱼塘梁子万亩柑橘生态园建设,加快建成集果品分选、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交易市场,初步建立全县柑橘科技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全年安排县级水果产业发展资金235万元。1-5月完成水果种植总面积13.82万亩,同比增15.45%,其中:柑橘面积9.35万亩(新植柑橘1.43万亩);实现水果产量485.81万公斤,同比增1.15%,实现收入1162.91万元,同比增30.88%(香蕉价格有所提高)。 3. 茶、药产业。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不断推进茶、药产业化进程,全年安排茶药产业发展资金15万元。1-5月完成茶叶产量121.44万公斤,增2.25%;实现产值3334.94万元,同比增4.18%。中药材面积10201.48亩,完成药材产量279.11万公斤,同比增1.2%;实现产值3714.9万元,同比增1.4%。 4. 甘蔗产业。推进国家核心糖料蔗基地建设,引导甘蔗产业向基地化、高产化发展,全年安排甘蔗产业发展资金25万元。实现2016/2017榨季甘蔗种植面积10.1万亩,完成本榨季甘蔗总产量40.01万吨,其中:机榨甘蔗36.69万吨(入榨34.23万吨,秧苞用量2.46万吨),销售水果甘蔗3.32万吨;实现蔗农收入2.01亿元,其中机榨甘蔗1.68亿元、水果甘蔗产值0.33亿元。 (五)其它重点工作进展有序。积极配合开展第三次全 国农业普查。抓好农业环境保护和“三品一标‘认证,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严格执法监管。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配合县工业商贸科技信息局做好老厂勐炳等6个乡村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和玉元高速大开门服务区、戛洒冷链物流园建设,推动物流业快速发展,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积极培育新型经营组织,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85个,其中新认定省级示范社1个、县级示范社20个;发展家庭农场241家,其中县级新认定示范家庭农场91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全县完成入户调查91.61%,完成地块调查99.46%,完成地块指界95.24%;公示确认地块432677块、占603345块的71.71%,面积65.42万亩、占97.52万亩的67.1%。 (六)争取资金、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完成资金争取5906.68万元,同比增40.2 %;组织实施20个规模以上农业建设项目,1-5月累计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5901万元,完成任务的59.0%;围绕优势产业,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完成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储备2个(新平县4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76000万元;新平县果蔬物流冷链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目前正在抓紧做农业招商引资的前期准备工作。 (七)抓好联企工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云南新平东绿食品有限公司和云南高原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落实生产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1. 漠沙鱼塘梁子万亩桔柑园项目建设。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内1.2万亩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84万株柑橘及万亩果林下人工草场种植,配套建设智慧农业综合服务6大系统的“互联网+”工程;新建占地70亩年产100万株柑橘种苗繁育场;新建占地150亩年存栏6250头肉牛养殖场、牛肉加工厂,配套建设日产沼气5000m3的沼气及发电工程;新建年产3万吨有机肥厂;建设占地200亩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区;设备购置77台套。项目计划总投资37000万元。已完成土地平整12000亩、柑橘移栽8000亩、管网配套390392米、田间道路80公里、智慧农业自动喷灌设施3000亩、管理房102间等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1.8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90万元。目前,还完成了20公里道路总投资2000万元工程的招投标工作。 2. 新平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建设地点:新平县漠沙镇曼蚌、鱼塘、团结、龙河、曼竜、关圣等村(社区)委会境内。建设内容:建设规模2.1万亩。总投资3296.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520.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776.00万。到目前,完成总投资538.4万元,完成土地平整6450m³,沟渠土方开挖16788.04m³、C15混凝土浇筑3060m³、伸缩缝121㎡,机耕路土方开挖23400m³、土方回填2222.37m³、泥结石路面1500㎡,涵管土方开挖200m³、土方回填25m³、M7.5浆砌石53.7m³、DN400混凝土平口管铺设54m、C20混凝土1m³,涵洞土方开挖74m³、土方回填24m³、M7.5浆砌石挡墙185m³、M7.5浆砌石基础3m³、C20钢筋混凝土盖板3.1m³。 3. 新平县绿汁江流域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县级初步规划,但市级统一规划未出台,待市级规划确定后进行相关工作。 4. 新平县物流冷链项目建设原有规划调整,现未确定调整方案,待方案确定后组织实施。 5. 新平县2016年核心糖料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新平县漠沙镇曼蚌村委会。建设内容:灌溉与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规划沟渠13条、总长7502.42米,涵管14座,规划机耕路12条、总长7728.23米。总投资1200万元(财政资金200万元),目前完成总投资268.85万元。毛路毛沟开挖已经完毕,完成沟渠土方开挖1594.84m³、C15混凝土浇筑400m³、伸缩缝20m³,机耕路土方开挖5000m³。 6. 新平县4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发展400个单元(每个单元存栏种母猪50头,年出栏商品猪约1000头)家庭农场,其中2017年发展100个家庭农场,2018年发展300个家庭农场。项目计划总投资7.6亿元。目前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县政府与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新平德康农牧有限公司,到目前完成土地调规测绘445宗3724亩,召开县、乡、村级宣传动员会127次、咨询780户次,报名407户432个单元,完成合作养殖签约20户28个单元,已开工6户7个单元。 7. 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及草牧业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336万元(中央财政资金700万元),其中新平县2016年中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完成牛羊圈建设任务55%,新平县2016年草牧业试点项目完成建设任务的42%。 二、主要做法 (一)抓好责任落实。积极争取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各项扶持机制和扶持办法,努力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及早制定并下发年度重点工作意见和各项产业发展计划,实行目标责任分解,及时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进行研究和落实,真正做到了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抓好系列服务。一抓科技服务。围绕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完成大春科技培训12420人次;抓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增粮科技措施和畜禽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品种结构,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抓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疫病的监测与防控,确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抓农业信息服务,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三抓农业行政执法,不断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抓协调,主动争取各级对农业工作的支持。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依然是制约我县农业发展的瓶颈。机耕路、灌溉管网不配套,制约了蔬菜等产业的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滞后,阻碍了高效率的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二是农作物产品价格相对偏低,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农业产业发展投入不足,需要与可能的矛盾突出,资金拨付慢,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到位率低,工作经费缺乏,影响工作的开展和项目建设的推进。四是农业招商引资压力大。随着优势产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适宜性强、联片规模化的土地资源已经十分紧缺,其它资源优势也显得不足,农业招商引资困难不小。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狠抓任务的落实。实行目标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集中力量抓落实。重点抓好生产任务、资金争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的落实。 (二)狠抓措施到位。重点抓好技能培训、科技推广、重大动(植)物疫病监测与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调服务、工作督查等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农业局 2017年6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