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产业成为新平县高原特色农业的亮点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09-29 09:09   点击率:20打印】【关闭


水果产业成为新平县高原特色农业的亮点




近年来,新平县水果产业紧紧围绕“提质增效”的主线,积极调整树种品种结构、推进优势区域布局、提高市场占有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果产业已发展成为新平县的重要特色优势产业。

规模壮大,效益显著。近五年来,新平水果规模以每年1万亩的速度在快速扩大,产量快速增长、果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快速提升、水果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2016年,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12.93万亩,比2011年的7.55万亩,五年增5.38万亩,增71.25%(柑橘8.33万亩,比2011年的2万亩增6.33万亩,增316%);完成水果总产量11903.94万公斤,比2011年的7933.47万公斤,增3970.47万公斤,增50.04%(柑橘6400.5万公斤);实现总产值51870.32万元,比2011年的18851.50万元,增33018.82万元,增175.15%(柑橘产值35202.82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32%。截至20178月,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3.99万亩。

优化布局,区域优势凸现。新平县自然条件优越,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各种果树的生长,果树资源丰富,种植水果种类主要有柑橘、香蕉、荔枝、芒果、桃子、梨等。新平县根据不同区域优势,合理布局水果产业的发展,主要以“两山一谷”和“两线”周边为主。“两山”即哀牢山和磨盘山,“一谷”即红河谷;“两线”即大新公路和水墨公路沿线周边。“两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皱皮黄果、桃子、五丫梨、猕猴桃、西番莲等优质温带水果;“一谷”发展以柑橘、香蕉、荔枝、芒果等为主的热带水果;“两线”周边以建设旅游观光果园为主。近年来,新平县水果生产已初步形成以柑橘种植为主的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在新平县红河两岸,一条新兴的绿色经济带正逐渐显现。

产业化进程加快,品牌效益明显。近几年来,新平县在水果产业的发展中,以建设标准化果园为重点,大力发展水果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了水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步伐。全县水果产业的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逐年增加,据统计,2016年底,从事水果产业的种植面积 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共228户,面积96936亩,其中:果业企业(含专业合作社)141户,面积56436亩(柑橘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有188户,面积71674.5亩,其中果业企业(含专业合作社)87户,面积49762.5亩)。这些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推动和企业拉动,使全县的水果产业初步进入商品化、品牌化发展。新平县有5家水果企业7个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打造了“褚橙”“高原王子”“佳贡”“诚义”等水果品牌。以柑橘为主的“褚橙”、“高原王子”、“佳贡”等品牌的崛起,使新平水果产业成为高原特色农业靓丽名片而享誉全国。

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县委、县政府在水果产业发展中针对科技支撑服务体系薄弱的实际,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省、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试验站和产学研合作基地。从柑橘新品种选育、健康种苗繁育、精准施肥、绿色防控和果实防腐保鲜5个方面的产业科技体系进行产研合作,为全县柑橘产业发展提供了成熟的配套技术,促进新平县水果产业向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营销体系逐步完善。新平县水果现阶段全部以鲜食水果销售为主,水果销售逐步改变了过去的营销模式,从传统的线下多级分销逐步向电子商务平台营销,“褚橙”等产品的销售与“天猫”合作建立了“褚橙水果旗舰店”,实现了线下直销,线上与众多平台合作的水果销售体系。

庄园经济建设初显效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需求日益剧增,新平县革新农业产业发展理念,深入发掘农业多种功能。目前全县建设了以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文化展示、生态环保于一体的褚橙庄园”、“桔荔庄园”、“猫哆哩庄园”三个休闲观光果园。在“褚橙”品牌的影响下,吸引了四川、重庆、广西、湖南等省内外领导、水果种植企业、种植大户等考察团参观考察学习。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文化内涵、科学的管理技术,得到考察团的高度赞赏。庄园经济的发展,革新了新平农业产业发展理念,实现了产业融合,促进了群众增收、企业创收。

 

 


上一篇:​新平县农业局开展“双节”前纪律作风大检查
下一篇:新平县农业局强化柑橘苗木监管促柑橘产业健康发展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