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农业农村局2019年1-5月农业重点立项督查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发展新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县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会和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精神,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抓好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抓重点,强科技,优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步健康发展。 一、重点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 (一)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提升粮食产能,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完成小春农作物种植240988亩,其中粮食作物120106亩;大春生产全面推进,储备大春用种621吨,完成大春农作物种植292212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100836亩。 (二)推动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力推进4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1-5月份签约德康生猪养殖项目4户20个单元,动工3户17个单元;鲁一尼5200头父母代种猪场建设全力推进,已开始主体工程施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畜产品市场监管措施有力,确保了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1-5月预计完成肉蛋总产1478.91万公斤,同比增8.99 %;实现畜牧业现价产值38788万元,同比增6.3%。 (三)稳健发展水果产业。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大力 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对柑橘产业的组织领导,加快芒果、荔枝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营销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品质和培育品牌。举办新平县首届沃柑芽变优选技能赛,开展柑橘推介会一次、柑橘产业发展座谈会一次、芒果产业技术培训一期,启动芒果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2019年省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水果强县项目。1-5月,全县累计水果种植总面积19.5万亩(新植水果1982亩),同比增7%,其中柑橘面积12.11万亩;实现水果产量2111.32万公斤,同比增34%(香蕉挂果面积增加);实现水果总产值7268.98万元,同比增47%。 (四)做大做优蔬菜产业。进一步调优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强化基地建设,开展蔬菜产业发展规划。1-5月,全县完成蔬菜播种6.1万亩,同比增1.1%;实现蔬菜总产量12552万千克,同比增3.6%;实现蔬菜总产值16806万元,同比增4.9%。 (五)稳定发展甘蔗产业。强化科技推广,1-5月,全县完成甘蔗新植18219亩,巩固种植面积9万亩,保持良种率95%以上;推广甘蔗全膜覆盖技术16410亩,新植全膜覆盖率达90%;完成甘蔗入榨量35万吨,预计实现 2018/2019年榨季甘蔗产量40万吨,产值2亿元 。 (六)稳步发展中药材产业。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1-5月,全县实现茶叶种植面积47313亩,比上年减283亩(新化乡茶园改种其它作物),完成茶园清理、修剪45200亩,占总面积的95.4%;实现茶叶产量92.4万公斤、同比增1.2%,实现产值2448.6万元、同比增1.3%。全县完成中药材保有面积15489亩,其中:重楼1579亩,黄精1791亩,滇龙胆7916亩,芦荟1130亩,其它3073亩。完成中药材产量285.28万公斤、同比增1.1%,产值3804.6万元、同比增1.2%。 (七)扎实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和农业固定资产入库工作。1-一5月,完成招商项目签约3个,项目总投资7.3亿元,项目已备案;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6641万元,完成招商引资项目储备任务1个。完成农业固定资产在建项目入库1625万元;报送入库项目1个(云南特行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红河密谷农业综合体建设项目),投资30183万元。 (八)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完成清产核资1599个单位(123个村、社区和1476个小组),清查资产总额16.72亿元,清产核资完成率100%,录入全国清产核资管理系统1599个单位,录入完成率100%,工作已进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阶段。积极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切实加强纠纷调解,不断提高签字率和发证率,完成颁证承包农户57096户,占调查承包农户58073的98.31%。积极组织清理“空壳社”,规范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指导、规范29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发展家庭农场6家、全县共拥有513家。认真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保持上升趋势;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没有发生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四乱”行为,处理群众来信来访3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九)加快推进农机化进程。争取中央购机补贴1200万元。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强化监管,避免了重大农机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积极组织投入春耕备耕,完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5万亩,推广水稻机插秧1.08万亩 。 (十)切实抓好农业环境保护和“三品一标”认证。认真 落实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深入推进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组织开展农业污染源普查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审核工作,完成了新平县耕地与园地面积实际填报情况与统计数据比对工作;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完成分散农户抽样调查141户,市场主体综合利用调查62户,相关数据已全部录入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环境保护总站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完成国控点采样1个,采集水稻样品1个、土壤样品1个。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定了新平县红河水系消减农业农村污染负荷实施方案,牵头参与新平县农业农村局打赢蓝天保卫战两年行动实施工作。完成新平县五型村庄申报工作,完成了玉溪市农村“厕所革命”相关情况摸底调查,完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绩效评价考核工作。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家企业6个产品。 (十一)产业扶贫工作全面推进。推进产业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不断完善领导和站所股(室)指导联系乡镇制度,定期开展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全县共有118村(社区)明确产业扶贫技术指导员237名。加大产业扶贫投入,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21.65万元。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升产业扶贫技术服务水平,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奠定基础。组织实施种养项目,指导发展当地蔬菜、生猪等重点脱贫产业,推动扶贫产业长效发展,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建立产业扶贫减贫带贫机制,制定《新平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扶持奖励实施方案》(新政通〔2019〕11号),努力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能力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全覆盖、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全覆盖。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责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增强发展动力。突出工作重点、产业重点和项目重点,及早谋划和制定工作实施意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促进乡村振兴。强化目标管理,组建工作推进组,狠抓工作责任落实,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二)抓措施到位。抓实科技服务,抓好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和种、养业重大科技措施示范推广,着力提升科技措施到位率,并依靠科技调结构、强产业、增效益。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继续深化与中柑所、云南农大等科研院校的务实合作。狠抓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疫病的监测与防控,确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抓协调,积极争取各级对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经营组织培育、农业物质装备等各方面的支持。抓实信息服务,为群众提供技术、市场等相关信息服务,架起专家与群众、技术与生产、产品与市场的“惠农桥”。抓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抓督促,确保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依然是制约我县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瓶颈。干旱时间长,灾情严重,到目前全县大春农作物受灾189394亩,成灾58929亩、绝收8512亩;机耕路、灌溉管网不配套,制约了蔬菜等产业的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滞后,阻碍了高效率的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二)农业农村发展包括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新型经营组织培育、科技推广等投入不足,需要与可能的矛盾突出。整体发展需要与投入扶持不相适应,而且扶持力度逐年在减弱。工作经费严重不足,职工长期未能享受差旅费补助,加之公务用车改革后业务用车十分紧缺,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困难不少。一是职能职责尚未理顺,缺乏项目、资金和人才,工作正常运行难度大。二是认识不足,部分干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工作仍处于被动状态。三是宣传发动不力,群众参与度不高。四是大部分村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项目和建设资金缺乏。 (四)产业扶贫任务艰巨。全县贫困面大,基础设施滞后,贫困人口产业发展比较困难;贫困地区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多为小孩、老年人及病残人员,劳动力严重不足,贫困人员自身素质偏低,缺乏种养专业技能,发展产业困难;农业龙头企业较少,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对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弱。 (五)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压力大。新平国土面积大,临州、临县多,交通发达,农产品市场活跃,动、植物疫病复杂,防控工作十分繁重,稍有不慎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六)农村劳动力紧缺,用工成本大,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乡镇(街道)农业系统编制人员少,年轻人员补充不足,老同志创新意识不强,目前农业农村部门职能职责和工作量明显增加,人少、事务十分繁杂,职工工作压力非常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制定出台2019年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尽快启动高标准农田项目、高效节水项目建设,抓好省级专项粮食生产400万元项目、水果强县300万元项目、中央财政2018年草牧业转型升级200万元项目、40万头生猪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 (三)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抓好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产业发展、农业招商引资、农业固定资产入库 和“绿色食品牌”打造等工作。 (四)抓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5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