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测预警,突出防治重点区域
8月上旬以来,新平县雨水较多,易发生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白叶枯病、稻纵减卷叶螟等病虫害。各乡镇(街道)要抓住病虫害流行的关键时期,加强监测预警,及时掌握本地发生情况,明确发生分布区域、田间密度和重点防治田块,全面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适时开展防治。针对稻瘟病等病害侵染的隐蔽性和不可逆转性,要将易感病品种种植区、单一品种连片种植区、病害常年流行区和氮肥过量施用区作为防控重点,集中人、财、物力量,提高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可能流行区域的防治处置率。
二、广泛宣传,普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针对病虫发生的态势,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及时宣传稻瘟病、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控知识,提供技术资料,推荐高效低毒药剂,以期提高重大病虫防治信息的社会知晓率和防治技术入户率、到田率。 三、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病虫保产效果
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控制稻瘟病、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大面积流行的有效措施。各乡镇(街道)要在发动群防群控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应急防灾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在群众防治能力薄弱地区和稻瘟病、稻飞虱重点流行区,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治的效率和效果,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四、精心组织,指导农民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各乡镇(街道)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稻瘟病:亩用42%三环·乙唑醇悬浮剂70-80毫升或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或45%丙环唑水乳剂20毫升兑水48公斤进行喷雾,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
白叶枯病、细条病:亩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125毫升或40%噻唑锌悬浮剂50-75毫升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60克或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60-90克进行喷雾,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
纹枯病:亩用38%噻呋·肟菌酯悬浮剂15-20毫升或24%己唑·嘧菌酯悬浮剂15-20毫升或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30-50毫升或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4-54毫升对水48公斤进行喷雾。
稻飞虱: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克/亩或25%吡蚜酮可湿粉20-25克/亩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4克或25%噻嗪酮可湿粉30克/亩对水48千克进行喷雾。
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克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毫升或9.8%甲维·茚虫威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48公斤进行喷雾,并保持田间寸水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