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平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抓基地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破局发展的部署要求,聚焦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带动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规模化效应、组织化程度、增值增效能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政策规划双轮驱动,助推基地规模化发展。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先后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支持将农村土地经营权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抵押物,实现农业大数据与金融产品对接,鼓励农业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结合主导产业制定《新平县柑桔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关于推进新平县现代柑桔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的意见》,实现柑桔产业区域化布局、集群化发展。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2.25万亩,适度规模种植基地1222个,50亩以上规模有18.7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4%,500亩以上规模有8.59万亩、占39.6%,1000亩以上规模有5.7万亩、占25.62%。 二、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助推基地组织化发展。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制定《新平县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落实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各项优惠政策,2023年末,全县培育农业企业1806户,被评为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9个,其中,基地主体10个,新增一户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新(改扩)建基地进一步辐射带动农业市场主体增长,完成农贸分离基地11个,其中纳限3家。 三、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升农业产品含金量。实现云南首例5G+农业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覆盖率。抓实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县级以上基地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证书产品72个,占全县持证书产品(105)的68.57%。成功注册“新平柑桔”“漠沙苦瓜”等7个区域公共品牌;“褚橙”“高原王子”等柑桔知名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褚橙”连续5年被评为“云南十大名果”,成为享誉全国的优质水果品牌。花腰龙橙、佳贡妃子笑、褚橙、南恩金果4个品牌通过绿色食品品牌目录认定,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褚橙平均单价达到13.3元/公斤,冰糖橙单价4.8元/公斤。 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助推基地标准化化发展。与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国柑桔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制定新平苦瓜、新平橙等农业生产技术标准7个,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新平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全力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2023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2.31%、0.34%,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21%,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111.20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94.34%。农业科技平台不断提升,构建多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2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五、严格标准,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整合一县一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等项目,为全县基地建设补齐基础短板,提升基地设施化、数字化水平,按照有适度规模、有现代设施、有优质主体、有生产标准、有品质保障、有产品加工、有企业品牌、有目标市场、有科技支撑、有良好效益“十有”标准,认定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86个,被认定为市级基地40个,打造了褚橙庄园、猫哆哩庄园、鼎成农业等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六、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推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强化联农带农,持续带动农民增收,重点以土地流转、吸纳就业、订单收购、物资供应、资产租赁等多种方式建立联结,据行业统计,全县504家经营主体带动农户23600户,带动农户人均增收7423元;186个县级示范基地带动农户9323户,带动产值24832.6万元。适度规模种植基地带动固定就业岗位1.4万个,258家水果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农户参与基地生产管理工作4000余户,户均工资加绩效收入达8万元(褚橙基地农业产业工人户均收入可达14万元);每年在修剪、采果、分选等环节季节性务工农民超5.8万人,据估算,基地人均月工资达35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年度按月计1567元)高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