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做法和成效


来源:新平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4-12-05 09:12   点击率:47打印】【关闭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新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王宁书记提出的农业“组织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要求,按照“六个一”模式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农(林)业产业适度规模种植基地1223个、面积23.78万亩、产量28.4万吨、产值14.76亿元,有力带动了林果、蔬菜、花卉、畜禽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提质增效。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抓实组织化。一是盘清产业基地。组织盘清全县产业基地情况,全县有适度种植、养殖基地2240个,其中农(林)业基地1223个、养殖基地1017个。二是加大土地流转。发挥乡镇(街道)龙头作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新平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整村整组规模化流转土地。目前规模流转23万亩发展产业。从基地规模看:50亩及及以上982个,22.65万亩,占比95.2%三是培育市场主体。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通过项目和资金支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个转企、企升规”步伐。截至目前,全县共注册农业企业2470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1户(国家级1户,省级9户,市级9户,县级42户),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培育数量和净增数量分别排名全市第1位。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年内培育基地转四上企业22户。

(二)抓细专业化。一是强化政策支持。通过整合一县一业、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等项目,不断提升基地设施化、数字化水平。全县喷滴灌设施面积22万亩,水肥一体设施面积7.48万亩,山地轨道运输3455米,基地设施面积14.17万亩,基地设施化率59.6%二是强化科技引领。深化与云南农业大学、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科技和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褚橙科技小院、农民院士服务站、柑橘产业工作站、智慧农业工作站等科研平台作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快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节水灌溉等领域的技术应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7%。针对企业、农民的需求,开展多元指导,提高农户技术水平。三是强化调度机制。全面落实乡镇(街道)抓经济促发展“乡呼县应,市县乡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按产业类别成立了专家指导组,根据乡镇(街道)需求和呼应,适时组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三)抓精品牌化。一是强化品牌打造。完成认定“一村一品”专业村镇63个,其中:国家级专业镇1个,国家级专业村1个;8户企业8个品牌连续2年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新平柑桔”“花腰龙橙”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24年农民丰收节“土特产”推介,“褚橙”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打造乡村消费新场景、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典型案例。二是强化联农带农。通过土地流转(租赁)、股份合作、订单及原料收购、吸纳就业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创造就业岗位1.4万个,稳定农户就业4000余户,临时用工5万人次,据估算,基地人均月工资达350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年度按月计1632元)高114.4%三是强化技术标准。全县“三品一标”有效认证累计45家企业112个产品,认证面积达10.93万亩,核准产量达19.83万吨,实际产量16.06万吨,产值达11.09亿元。

 


上一篇:辣椒青枯病防治方法
下一篇:蔬菜用药应注意安全间隔期

主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7011521   联系地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平山路42号

滇公网安备 53042702000008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2587号    网站标识码:5304270007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