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确保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助力新平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根据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关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介发布的有关要求,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内广泛征集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基础上,遴选出2个主导品种和3项主推技术作为2025年新平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现予推介发布。 请县乡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品种和技术需求,选择适宜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加快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应用,促进我县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5年新平县农业主导品种 一、主要农作物(1个) 玉米:正大811 二、畜牧类(1个) 生猪:ELY三元杂交猪
2025年新平县农业主推技术 一、农学类 玉米单产提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二、农学类 烟后鲜食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三、畜牧类 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 2025年新平县农业主导品种简介 一、主要农作物 玉米(1个):正大811 品种来源:G345M×G450F 审定情况: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国审玉20206257 特征特性:杂交种,出苗至成熟109天,比对照桂单162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2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筒形,穗长18.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租5.1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百粒重33.8克。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灰斑病、小斑病,感大斑病、穗腐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籽粒容重796克/升,粗蛋白含量11.24%,粗脂肪含量4.82%,粗淀粉含量72.53%,赖氨酸含量0.33%。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热带亚热带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82.3千克,比对照桂单162增产10.1%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1千克,比对照桂单162增产8.3%。 栽培要点:适时播种,每亩适宜种植密度2800-3500株;播前精细整地,每亩施用1000千克农家肥,40千克玉米专用复合肥作底肥,适填播种,出苗后及时匀苗定苗,生育期间及时中桥除草,视苗情长势可追施化肥1-2次,亩追施尿素25千克左右;注意防治玉米大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玉米螟等病虫害;收获后及时脱粒晒千入库。 适宜区域: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与广西接壤的低热河谷地带,云南省文山、红河、临沧、普洱、玉溪、西双版纳、德宏等州市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种植。 选育(引进)单位:云南正大种子有限公司。 二、畜牧类 生猪(1个):托佩克猪 生产性能:父母代母猪情明显,母性好、产仔数高、仔猪成活率高、泌乳力强、使用年限长,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提供断奶仔数为25.2头,父母代母猪平均产仔12.7头以上,是不容怀疑的“产仔冠军”。 生长发育:托佩克种猪生产的商品猪生长速度快,腿壮、采食量高、25日龄断奶仔猪体重可达10Kg,商品猪料肉比2.5以下, 150 天体重超过115公斤、群体整齐,个体差异小、皮薄,非常易于饲养,与目前大部分商品猪相比,该品种猪可提前20天出栏,每头猪至少可多 显著特性:托佩克种猪与现有的国外引进配套系猪一个很大不同点在于三系配套,比较简练灵活,生产体系的种用率比较高,其繁殖性能好是很大的特点,母猪发情明显、特别是哺乳母猪断奶后,一周内情率很高,托佩克猪原种各系母猪的乳发育良好,奶饱满,泌乳能力强,窝产仔数高,仔猪活力高、强壮、抗病力强,肉质好。 育种体系:托佩克致力于种猪的平衡育种保证母猪良好的繁殖性的同时,考虑新生仔猪的活力;保证商品猪生长速度快的同时,兼顾良好的肉质、肉色、屠宰率。 2025年新平县农业主推技术简介 一、农学类:玉米单产提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技术概述: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云南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云农办种药〔2023〕14号)《云南省玉米单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文件精神,新平县2023至2024年共实施玉米单产提升行动示范面积10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以上。在示范区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不断提升玉米单产,确保玉米产业增产增效量。推广一批高产高效品种、集成一批高产高效技术,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收,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工作。 增产增效情况:2023年新平县大春玉米示范面积3万亩,平均单产491.91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439.69公斤亩增52.22公斤,增11.88%,增产 156.66万公斤,增值469.98万元;烟后玉米示范2万亩,平均单产338.09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284.56公斤亩增产53.53公斤,增18.81%,增产 107.06万公斤,增值321.18万元。2024年新平县大春玉米示范4万亩,平均单产497.66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442.22公斤亩增55.44公斤,增12.54%,增产 221.76万公斤,增值465.69万元;烟后玉米示范万亩,平均单产353.24公斤比非示范区平均单产291.06公斤亩增产62.18公斤,增18.81%,增产 62.18万公斤,增值130.57万元。 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根据不同区域选择抗病、耐密、高产优良品种。大春玉米: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推荐正大719、先达901、正大811等品种;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推荐良禾367、罗单297、川单99、云瑞108等品种。烟后玉米:推荐罗单2309、迪玉703、洱之玉8857、田玉88等品种。2.规范栽培、合理密植。科学增密,增大群体,确保产量,力争种植密度达到4000-4500株/亩左右。其中:大春玉米山区、半山区种植密度力争达到4000株/亩以上,坝区种植密度力争达到4500株/亩以上,推广宽窄行种植,1.2米开墒,大小行距(80+40)㎝,,株距25—28㎝,每穴播1-2粒种子,播种后盖土,覆土厚度3-5㎝,每亩密度4000—4600株;等行距种植,行距50㎝,株距28-33㎝,每穴播1-2粒种子,播种后盖土,覆土厚度3-5㎝,每亩密度4000-4700株。烟后玉米种采用宽窄行直播或等行直播,宽窄行直播:大行行距70-80厘米,小行行距40厘米,株距25-30厘米,留单株,每亩密度3800-4500株;等行距直播:行距1.1-1.2米,株距28-33厘米,留双株,每亩密度3800-4500株。3.抓住节令、适时播种。大春玉米: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一般在下雨前或雨后(土壤湿透)进行播种;烟后玉米:7月中下旬烤烟采收到中上部烟叶,即烟株还剩3-5叶时在土壤湿透条件下进行播种。4.精准施肥,培育壮苗。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长势,因地因时科学抓好肥水管理,培育壮苗。底肥:施用腐熟农家肥500-1000公斤/亩,复合肥20-30公斤/亩,混合施于沟内(塘内),距种子2-3厘米;追肥:玉米长至4-5叶期时,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追施提苗肥;穗肥:大喇叭口期(第10片叶至第12片叶时),每亩用尿素20-30公斤追施,施肥后进行中耕培土。5.病虫害防控。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当玉米生长到大喇叭口期(10-12片叶)时,每亩用戊唑醇、丙环唑、甲维盐、高效氯氟氰菊脂等药剂进行2-3次统防统治,有条件的地方用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因地制宜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植保无人机飞防统治工作。6.适时收获,丰产丰收。待玉米植株基部茎叶完全变黄,苞叶干枯,籽粒变硬,用指甲不易掐破,且靠近胚的基部出现黑层时即可收获,收获后的果穗要及时挂杆晾晒,防止霉变和鼠害,确保丰产丰收。 适宜区域:适宜于新平县中低、高海拔玉米种植区域。 技术依托单位:1.玉溪市农技推广中心;2.新平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新平县新平大道28号,653499,普金安、雷杰、刀正良、矣洋洋、方晓东,0877-7011027。 二、农学类:烟后鲜食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技术概述: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玉溪市2022年果园(间)套种粮食作物生产意见的通知》要求,围绕落实粮食生产底线目标,以间(套)旱稻、大豆、玉米为重点,重点突出提升粮食产能、创新农业科技、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粮经协作果园、经济作物间(套)种粮食作物核心示范区1万亩,辐射带动5万亩,示范区单位面积化肥农药用量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病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带动示范县节本增效5%。 增产增效情况:2023年新平县推广实施烟后鲜食玉米示范面积0.3万亩,平均亩产达920千克,按当时市场收购价每公斤2.2元计算,亩产值达2024元,烟后鲜食玉米收入达607.2万元;2023年烟后饲料玉米平均单产338.09公斤,按当时市场收购价每公斤2.5元计算,亩产值达845.23元;鲜食玉米亩产值比饲料玉米增1178.77元,新增产值353.63万元。2024年新平县推广实施烟后鲜食玉米示范面积0.4万亩,平均亩产达1020千克,按当时市场收购价每公斤2.2元计算,亩产值达2244元,烟后鲜食玉米收入达897.6万元;2024年烟后饲料玉米平均单产 353.24公斤,按当时市场收购价每公斤2.5元计算,亩产值达883.1元;鲜食玉米亩产值比饲料玉米增1360.9元,新增产值544.36万元。 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选择鲜食玉米小花糯3号、天紫23号、广良甜27、京百甜15、SBS902等优良品种。2.播种时间:烤烟套种玉米时间需根据烤烟成熟采收的情况来确定,一般在烟叶采收3次以上进行套种,播种时间在7月中旬为宜。3.播种方法:当烤烟采烤到中上部叶片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将浸泡过的玉米籽粒采用宽窄行直播,宽窄行直播:大行行距70-80㎝,小行行距40㎝,株距30-35㎝,留单株,每亩密度3000-3500株。4.中耕管理:玉米出苗后,进行间苗、定苗及时追肥,鲜食玉米前三次追肥极为关键,是决定产量的重要环节,追肥采用水溶性肥料进行提苗或用尿素兑水浇施;第1次于4—5叶期亩施尿素8-10千克;第2次于10—12叶期亩施尿素10千克;第3次于14叶期亩施尿素 20千克、硫酸钾 10千克。5.空间隔离,为避免串粉影响品质,保证其品质和口感,种植时应设置 200 米以上的隔离带进行空间隔离,或者相隔25 天左右播种进行时间隔离。6.绿色防控病虫害: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为玉米叶斑病、玉米锈病、草地贪夜蛾、蚜虫、玉米螟等,防治上贯彻“绿色植保”策略,优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玉米叶斑病于苗期、抽穗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防治,玉米锈病于苗期、抽穗期用粉锈灵、三唑酮、丙环唑等防治,蚜虫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2000—2500倍液防治1—2次,玉米螟用生物农药苏云杆菌防治或5.7%甲维盐1—2次,草地贪夜蛾于成虫发生期用性诱剂控制或低龄幼虫期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7.适时采收:甜玉米在授粉后第 18—23 天、甜加糯玉米介于两者之间时进行适期采收。8.采后处理:一般是在清晨或上午温度较低时采收,采收后及时销售或加工;如长距离运输鲜售,运输前须采取降温预冷等保鲜措施,并保持冷链贮运和保藏。9.秸秆科学利用:鲜食玉米秸秆有较好的营养价值,是牛羊等草食牲畜的优质饲料,果穗采摘后可保留秸秆作为牛羊等草食牲畜的优质饲料。 适宜区域:适宜于新平县中低、高海拔烟后鲜食玉米种植区域。 技术依托单位:1.玉溪市农技推广中心;2.新平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新平县新平大道28号,653499,普金安、雷杰、刀正良、矣洋洋、方晓东,0877-7011027。 三、畜牧类: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 技术概述: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是利用外源激素人为调控母猪性周期,实现母猪在预定时间集中发情、排卵、同期配种、同期分娩、批次出栏的一项现代生物技术,是养猪业实现全进全出、工业化和智能化管理的基础。通过批次化生产,有效提高母猪配种利用率和年产胎数,减少非生产天数。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使后备母猪配种利用率由70%提高至95%,参繁母猪妊娠率达80%以上,母猪年产胎次达2.2胎,年提供断奶仔猪数22.2头,一头母猪每年可多提供1到2头育肥猪,显著提高了母猪产能,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要点:1.后备生猪批次化技术程序及操作规程。(1)预饲。同批次参繁后备母猪用连续投药器提前一周饲喂葡萄糖,以减少母猪对人和饲喂工具的恐惧感,使母猪逐渐适应连续投药。(2)第1天。下午2点饲喂烯丙孕素口服液,饲喂剂量20mg/头,连续饲喂18天。(3)第20天。上午8点注射用血促性素PMSG。最后一次饲喂烯丙孕素后,间隔42h颈部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0IU/头。(4)第23天(查情点1)。下午4点注射戈那瑞林GnRH。注射PMSG80h后颈部肌肉注射GnRH100μg/头。(5)第24天。下午4点第一次输精。注射GnRH后间隔24h进行第一次输精。(6)第25天。上午8点第2次输精。第一次输精间隔16h后进行第二次输精。(7)第26天(查情点2)。上午8点第三次输精。间隔24h第2次查情,母猪仍有静立反应,增加输精一次。每次输精前,精液或输精管中均加入10 IU缩宫素。2.经产生猪批次化技术程序及操作规程。(1)第1天,下午4点同期断奶。母猪分娩后哺乳3-4周颈部注射氯前列烯醇钠0.2mg/头后统一断奶。(2)第2天,下午4点注射血促性素PMSG。断奶24h后母猪颈部肌肉注射血促性素PMSG1000IU/头。(3)第5天(查情点1),下午4点注射戈那瑞林GnRH。注射PMSG后断奶母猪间隔72h每头颈部肌肉注射戈那瑞林GnRH100μg。超期母猪注射200μg,每头猪饲喂葡萄糖200g/天,注射GnRH时第1次查情,有静立反应的母猪提前输精一次。(4)第6天,下午4点第一次输精。注射GnRH后间隔24h进行第1次输精。(5)第7天,上午8点第2次输精。间隔16h进行第二次输精。(6)第8天(查情点2),上午8点第2次查情。间隔24h个别母猪如有发情继续配种一次,本次批次化配种结束。3.同期分娩技术。母猪妊娠113天的中午12点每头母猪在外阴部注射氯前列烯醇钠0.2mg/头,大多数母猪就会在次日白天同期分娩产仔,减少员工熬夜,提高效率。 适宜区域:规模化猪场。 注意事项:1.后备母猪选择以有初情期的母猪为主,应达到初配年龄和体重相关要求。2.为了保证批次化猪群数量和效果,后备母猪应进行烯丙孕+PMSG+GnRH两点查情的定时输精程序处理。3.为满足批次生产定时输精导致的精液用量陡增,经产母猪应配合应用低剂量深部输精技术。4.烯丙孕素喂量可以添加到每天每头24mg以防母猪吃药量不够而导致发情。5.精液采集、稀释、品质检查及人工输精等程序均按NY/T 636-2021执行,猪精液常温保存,方法按照GB/T 25172-2020执行。6.输精结束后做好配种记录,记录母猪耳号、发情时间、配种时间及次数,以及公猪号、配种员等信息。7.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由于每个猪场配置的母猪不一样,设备不一样。根据需求定制一场一策生猪批次化管理技术方案。8.加强生猪基础免疫、定期驱虫、提供优质的饲料,加强后备母猪、经产母猪、仔猪、育肥猪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 技术依托单位:1.新平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新平县古城街道办事处纳溪社区乙本甲155号,653499,吴泽举,18886376636,邓强,18581918839。2.新平县畜牧站,新平县新平大道28号,653499,丁海波,0877-701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