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审计局网络舆情 应急处置方案 为提高监测、收集、研判、处置突发、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建设网络舆论环境,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网络舆情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审计工作实际,密切关注省、市、县内外热点事件,重点监测、收集上报、分析研判、妥善处置、正确引导新平县审计局网络舆情信息,为全县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二、工作原则 (一)政治性原则。网络舆情体现群众对党执政理念和行为的看法与评价,分析舆情时要准确把握群众表达意愿中所包涵的内在政治态度。 (二)时效性原则。适应网络快速多变的特点,强化实效观念,在“第一时间”收集和报告,及时回应和处置,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舆情平稳。 (三)敏锐性原则。在纷杂的事件中抓住主要矛盾、关注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加强政策措施研究储备,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建议。 (四)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收集、报送、分析、处置舆情信息,做到事实清楚、内容真实、把握准确、分析科学。 三、组织机构 成立新平县审计局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普匡云(局长、党支部副书记) 副组长:胡忠华(党支部书记) 赵雪艳(副局长、党支部副书记) 成 员:黄 岩(办公室主任) 杨兴巧(经济责任审计股股长) 普丽华(行政事业审计股股长) 曹文春(财政金融审计股工作人员) 张志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黄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四、工作职责 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立即组织召开舆情处置会,对舆情事件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任务,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应急预案快速、有序开展工作,及时稳妥处置负面舆情,减少不良影响扩散。 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舆情发展态势,适时建议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处置预案,报告舆情事件基本情况、发展态势及处置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参考;按照领导小组决定分配各成员部门的任务,妥善处置舆情。各相应股(室)、中心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做好舆情的监测收集工作。按照领导小组要求确定舆情监测对象、内容,实施持续监控,及时捕捉、预警、处置相关信息,并通过人工筛选手段,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做好舆情的分析研判工作。对重要事件、重要活动和重大事故发生时网民关于涉腐信息的反映、评论进行专业、深入研判,抓住影响网络舆情的决定性因素,弄清网络舆情与社会现实的内在联系,从中筛选出有重要价值的舆情信息,及时组织召开舆情分析研判会,对舆情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作出判断,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由办公室报相应领导小组成员,为领导决策提供可行性建议或解决方案。 (三)做好舆情的处置应对工作。根据舆情重要程度,采取直查快办、跟踪督办、分类交办等形式加以处置。对于重大舆情事件,按照局领导批示,积极做好舆情的应对工作。 (四)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针对重大舆情事件指定专门的新闻发言人,做好舆情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主动发布权威信息。 五、舆情监测范围、等级设置及应急预案启动要求 舆情监测范围:重点监测新平县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网络舆情信息,涉及新平县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舆情信息,着重收集有代表性、典型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信息; 六、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各相关部门责任人必须切实担负加强网络舆情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政治责任,按照领导小组的任务分工和工作部署严守工作秘密,狠抓工作落实。 (二)坚持齐抓共管,搞好协调配合。重大舆情事件的处置涉及各股(室)、中心,要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相互支持配合,形成上下联合、左右协调的应对机制,认真做好舆情信息的重点监测、收集上报、分析研判和处置应对等工作,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三)重视学习培训,增强队伍素质。各股(室)、中心平时要高度重视舆情信息管理,通过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政策研究、实践锻炼、工作调研等,着力提高政治鉴别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文字语言能力,确保关键时候拉得出,用得上。 新平县审计局 2017年8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