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古城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古城街道2018年党工委(扩大)会议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紧围绕“建产业促增收、建基础促发展、建生态促文明、建民生促和谐、建阵地促党建”的发展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以赴抢抓机遇,凝集力量真抓实干,着力在推进转型中稳定经济发展、在完善功能中提升生活品质、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为生态宜居文明幸福古城迈出坚实步伐。现将古城街道2018年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6月,预计实现(下同)生产总值4400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数78820万元的55.8 %,同比增6.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780万元、12765万元、25460万元,同比增6.1%、4.6%、8%,完成预期目标任务数9801万元、25560万元、43489万元的58.9%、49.8%、58.5%;实现工业总产值34500万元,同比增7.6%,完成预期目标任务数71890万元的47.9%;实现农业总产值9650万元,同比增25.6%,完成预期目标任务数19300万元的50%;财政总收入1473万元,完成全年计划数2310万元的63.8%,同比增2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1万元,完成计划数2310万元的54.2%,同比增24.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198元,完成全年计划数15765元的52%;同比增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325元,完成全年计划数42650元的50%,同比增5.7%。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农业产业发展增快。完成古城街道他拉社区马道子水库和红旗水库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纳溪社区三家村坝塘涵洞修复工程等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4件。完成库塘蓄水377.36万立方米。小春生产总播种面积10057亩,实现总产955.5万公斤,其中,蔬菜播种面积4723亩,总产809万公斤;计划大春生产播种面积18560亩,总产1192.8万公斤,其中,蔬菜已播种面积2659亩。街道合同种植烤烟3100亩,实际完成移栽4156亩,其中:膜下小苗移栽1100亩。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加速,4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有5个单元签订合作协议,开工建设1个单元,有2户4个单元签订合作协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深化巩固林改,注重保护森林,森林覆盖率达71.64%。推进天保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完成退耕还林连片种植核桃300亩、核桃抚育1500亩、旱冬瓜造林已完成作业设计,预计7月底开工。积极培育现代新型经营主体,共培育家庭农场39户(含市级示范农场2户),新申报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经营户6户。 工业经济日益增强。始终坚持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集聚发展为重点,以加快发展新型加工业为突破,强化工业发展意识,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工业经济的稳步增长。配合县土地储备中心征收古城社区下古城小组集体土地117.43亩,涉及被征地农户54户,支付集体补偿费1819万元。投资5000万元的分布式光伏太阳能项目、投资3500万元的年产5000万标准页岩砖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的汽车接待服务中心项目正在洽谈中,溪湖民宿小镇、他拉农业综合开发、泰润公司三期技改项目正在开展规划、立项等前期工作中,共有储备项目5个。服务好德润新型建材公司、泰润食品有限公司、龙泉茶业、何礼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显活力。辖区内有个体工商户1636户,民营企业408户,农业专业合作社18户。发放“贷免扶补”、创业致富贷款、“两个10万元”扶持贷款200万元,扶持20人创业。继续发展电子商务,带动销售消费方式变革,辖区内现有5户电子商务企业,上半年预计线上交易额达到650万元。继续发展啊波左乡村旅游,在春节、樱花节、五一节前往啊波左旅游人数达1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60余万元。 (二)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投资650万元,完成全长7公里白沙斗小组路面硬化工程。完成2015年“百村示范、千村整治”5个小组(上古城、中古城、板桥、大箐、大方达)工程建设和竣工结算及验收。完成2016年“百村示范、千村整治”6个整治村(下他拉、老易寨、羊乃格、罗锅底戛、龙新寨、下方)工程建设,目前工程进入竣工结算和验收阶段。完成2017年“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工作。投入资金40余万元,完成啊波左2户民居外观改造、文化墙、诗词楹联建设等。2018年上级下达古城街道农村C、D级危房拆除重建任务数32户,其中,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13户,低保户危房改造19户,现32户已全部完工。以“党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机关干部进邻里”等模式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出动1000余人次、车辆2370余辆次,清理垃圾2660吨,种植绿化树木500余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启动县城西片区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工作。下古城片区规划工作扎实推进。 (三)环境保护持续加强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评“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做好辖区内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展环境安全大排查工作及环保专项行动,加强辖区内的污染源监管,严防各类污染事故发生。积极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建库第一阶段工作。严防森林火灾,强化天保工程二期森林管护。开展环境执法、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防火等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小册子、环保袋等1900份。落实河长制工作,设立街道级河长10名、社区级河长9名,6条河流、13座水库得到有效管护。继续深化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系列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国家级、省级生态街道创建工作。 (四)集体经济管理力度加大 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第二轮公示确认签字农户数3523户,签字率达99.07%。完成古城社区2015年城镇建设第二批土地补偿费1190.84万元、昌源社区建筑垃圾弃土场项目征地补偿费119.78万元的兑付;完成纳溪社区纳溪、中新寨、旧城小组分红款资金228.26万元兑付;完成纳溪窝尼寨小组、昌源老方寨小组集体资金融资450万元。为失地少地居民拓宽了增收渠道、提供了生活保障。辖区5个社区68个居民小组财务公开率100%。 (五)社会管理工作成效明显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支持辖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对17名辍学学生进行劝返,确保适龄儿童按时返校学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力度和“五五”依法治县工作。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领导包案制,开展现场接访下访,持续深化调解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并调处矛盾纠纷63起,接待和办理群众来信来访8批13人次,现已答复办理5件10人次,3件3人次正在办理中。未发生重大集体访、越级访案件。开展综治、禁毒、非法集资、扫黑除恶、邪教、反恐怖等宣传活动7次,发放宣传资料6100余份,受教育群众2550余人,解答群众咨询170余人次。开展消防安全检查4次,共出动执法人员80人次,检查单位17家,排查居民小组53个,共发现隐患11项,已全部完成了整改。按照民兵整组工作任务,完成组建1个40人县民兵营营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上半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六)民生工作有序推进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完善在档14户44人的贫困户户档,对村档、乡档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和资料扫描归档。完成古城街道2018年3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的工作方案编制,采集户村措施并对已采集户村措施问题数据进行复核修改,完成街道扶贫项目库建设工作,录入2大项12小项,涉及资金684.97万元。投入128.7万元实施古城街道古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程建设。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025人,参保率97.71%;2018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038人,养老金待遇领取9807人次99.68万元;完成纳溪、古城、昌源社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征缴工作,共参保缴费794人,个人缴费176.4万元,集体补助220.6万元,政府补助394.2万元。城乡居民门诊减免2338人,医疗总费用7.4万元,补偿金额1.41万元。开展“奖优免补”工作,新申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3人,申报一次性奖励金6户12人。发放养老金、低保金、五保金、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老年人补助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等268.6万元。做好7个公益性公墓3431个墓穴的建设与管理;发放惠民殡葬补助7.85万元。 (七)意识形态工作成效明显 突出抓好意识形态“四种责任”落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及时处理辖区内出现的舆情5件,维护了境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加强理论武装,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创新基层宣讲方式,在昌源、纳溪等5个社区采用研讨式宣讲,再次掀起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精神,立足古城街道微信公众号《新闻高快》《纵横新闻》《新平新闻网•古城直通车》《政府信息网站》、新平电视台等媒体和平台,加大舆论宣传,唱响了强有力的发展主旋律。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暨乡村大舞台”专题文艺演出5场次。建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工作站2个、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站1个,上半年开展保护绿水青山植树、打造美好家园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种志愿活动30余次。大力开展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宣传活动、道德大讲堂进小组活动,移风易俗,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开创了民风淳朴、和睦共处的乡村文明新局面。 (八)自身建设取得实效 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效能建设的成效机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建立科学周密、具体明确的权力清单,做到权利与责任明确、岗位与要求明确。健全考核内容,落实考核奖惩,切实推进责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精减审批环节,提升服务质量,及时调整公布权责清单。整合政府网站和信息公开网站,推进政务公开。简政放权不断深化,梳理政府权责清单59项、行政审批42项。配合县委第四巡查组完成对街道和古城社区、纳溪社区巡察工作。录入五级联动群众诉求件141件,纪工委查处党员违法违纪案件1件,处理党员1名。切实加强对街道、社区、小组的作风建设、执行“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和“三资”管理等政策制度的监督检查,认真开展严禁公务活动中赠送收受烟酒茶玉等专项整治活动,上半年检查12次。办事处及各中心站所办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完成了村级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取消了4个社区的6辆村级公务用车,实现处置收入11.4万元。 (九)党建工作扎实推进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巩固年”成果。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金种子”工程,培养25名村级后备干部,47名机关党员联系小组党支部,实现党支部联系全覆盖。抓实“万名党员进党校”,挂牌成立6个党员学堂。以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为重点,全面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每月开展警示教育、志愿服务、联系群众等活动5次。深化基层党建“三项工程”,在社区、机关、“两新”组织党支部中建成5个党建示范点。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服务功能,对75家非公经济企业和2家社会组织指派党建工作指导员23名。狠抓“三个行动”计划,深化河道“三长”制,组建3支“仙湖卫士”共产党员先锋队,成立云岭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捐书、打扫卫生、清理沟渠、法律宣传等开展志愿活动50余次,覆盖群众2500余人。巩固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成果。抓牢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对街道77个党组织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底数清楚,按“四个干”要求,制作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作战图,通过“三亮两明确”的方式,实行挂图作战、责任倒逼。抓好锦秀社区云贵物资党支部的调整理顺工作,撤销了没有实体党员的韵达快递党支部。提高城市党建整体效应,研究制定《锦秀社区大党委工作建议》《古城街道党工委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围绕“协调议事”机制、“双向服务”制度、“项目认领”制度、“述评公开”制度,组织驻社单位共驻共建。通过搭建城市社区“大党委”、农村社区“两委一中心两站”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引导城市和农村党支部不断强化政治功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土地分散经营、规模流转难度大,难以培植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美丽乡村建设滞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难度大;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历史遗留问题、征地拆迁、城市管理等矛盾突显,社会管理工作任务重;四是社区工作压力大,工作经费缺乏、干部待遇普遍偏低,影响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难以吸引高素质的年轻干部参与社区建设。 四、下半年工作措施和打算 (一)坚持做优产业,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实力 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创优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以“稳烟、扩菜、兴林畜”为抓手,抓好大春生产管理,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力促烤烟提质增效,完成40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科学规划蔬菜种植区域,强化基地建设,突出高山蔬菜和秋冬蔬菜开发,引进蔬菜新品种示范种植推广。强化龙头企业和德康公司带动作用,完成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化项目8个单元建设任务。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确权目标任务。适度规模有序流转土地;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各项工作。 推进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打造街道农产品品牌。强化服务企业意识,协调服务好德润、泰润技改项目;加大项目分析论证和策划、包装、推介力度,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数。积极支持企业扩产促销,促进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培育力度。 推进服务业提升发展。继续完善啊波左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寻求乡村旅游新亮点,筹划“十·一”黄金周啊波左系列乡村旅游活动。持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利用集体经济在县城周边发展民宿、农产品加工、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加大特色产业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示范企业在创新模式、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刺激消费等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启动他拉核桃箐特色村寨建设前期工作。 (二)坚持做强基础,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高位推进西片区整体城镇化建设—新平大道改扩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继续推进“美丽乡村”项目和“百千工程”建设,争取启动上鲊马命、下鲊马命等小组的“百千工程”。争取启动下古城片区项目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农村交通网络体系,完成坡脚、曹家寨等小组村庄道路硬化工程,争取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推进羊乃革、曹家寨等3条机耕路建设;提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他拉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老方寨水沟、团结水库进水沟防渗工程扫尾工作;做好防汛工作及库坝蓄水工作,确保辖区内的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三)坚持做实民生,着力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合力巩固脱贫攻坚。坚持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不松劲,巩固扩大脱贫成果,配合农业、社会保障、科技等部门,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和科技扶贫工作,重点完善水利、交通、电力等配套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完成3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发放工作。按照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后期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回头看”,强化动态管理,抓好整改提升,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坚决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保、民政、残联、文化、体育等基本民生工作。大力改善办学、医疗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启动“一村一幼”工作,建设他拉社区幼儿园。实施好两孩政策,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健康工作,推进“平安家庭”创建。强化宣传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升参保率、参合率,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加大社会救济救助力度,落实困难儿童救助保障、困难居民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惠民政策,加快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基本生活。推进全民健身,力争在中古城、柒冲甸小组实施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工作,加强武装、人防、防震减灾、保密、档案、应急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四)坚持做美生态,着力巩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加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实现项目用地占补平衡。完成旱冬瓜种植21.5万株,争取项目支持,抓住机遇扩大核桃种植规模。扎实做好天保工程二期森林管护工作。深入实施河长制,压实河长管护责任,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大地质灾害恢复治理力度。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街道创建、绿色创建,深化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全面摸清污染源底数。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培养群众环保意识。 (五)坚持做全管理,着力强化社会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创新法治宣传教育载体,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强化维稳第一责任,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完善“大调解”和“四级联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安全隐患整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常态监管和专项整治,保障食品安全。着重抓好应急管理,切实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创新社会管理,实施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服务县城发展需要,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抓好信访维稳工作,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六)坚持做好服务,着力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之风,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良好的政风和工作实绩取信于民。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加大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投入,切实履行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资金、项目的监督力度,确保工作人员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着力解决好“中梗阻”问题,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管理,推进政务信息与政务公开,接受各界监督。 (七)坚持做活党建,着力筑牢发展根基 坚持以打牢基础强堡垒、健全机制强素质、管好队伍转作风、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工作重点,积极作为,创新实践,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党建督查工作机制,细化基层党建督查内容,促进基层党建落细落小。将“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整体打包”融入“支部主题党日”开展,分解细化具体活动时间和主题内容。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构建锦秀社区与驻社单位攻坚项目清单制,实现区域各类党建资源和群众服务需求有效对接。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网格为基础统筹建立党建责任区,使管理的触角延伸至城市的每个角落。用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破解党建工作难题,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理念创新、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等为重点内容,以巩固深化基层党建“三项工程”和持续实施新时代“仙湖卫士”行动为主要抓手,创新载体激发活力,全面巩固提升党建品牌效应。拓展提升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效性,依托党员学堂,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采取示范培训、分级培训、全员轮训等措施大规模培训党员。对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分析研判和调整充实工作,做好发展党员和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