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句流传千年的老话,也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11月15日,在社区党总支的大力支持和小组村民积极筹资下,伴着“轰隆轰隆……”的声音,一辆接着一辆的挖掘机驶入古城社区团山脚、下岔河小组,村民们盼望已久的机耕路修缮工作终于拉开帷幕。
据悉,团山脚、下岔河小组农田毗邻他拉河和清水河,属于传统的农业小组,种植蔬菜是大多数村民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田间地头没有修通机耕路,一条条土路狭窄且凹凸不平,每年到了春耕秋收农忙时节,拖拉机、微耕机等农机工具根本开不到田间,只能靠村民肩挑背扛拉运化肥、种子等,劳动强度大,收成还得不到保证,不少土地出现撂荒现象,村民迫切希望修建一条机耕路解决耕作困难的问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走上致富之路。 近年来,古城街道把乡村机耕道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全力抓好、抓实,并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组织分批实施,切实解决乡村机耕道路面窄、路况差、车难行,制约发展这一村民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 “新修的机耕路共长1.5公里,宽3米。群众受益面积200亩。为150户农户537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打破了两个小组曾经道路基础条件差,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瓶颈,打通了两个小组发展农业生产、致富奔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古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告诉记者。 下一步,古城街道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土地耕种、灌溉条件,修建机耕道,实现机耕道直通田间地头。 (图/文:普秀明 编辑:王汝媛 审核:罗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