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华夏,唯龙独尊”,龙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舞龙运动自古以来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为迎接2024甲辰龙年的到来,近期,古城街道组织了“百千万文化工程”舞龙传承培训。 
在民族广场培训现场,一条条彩龙腾空飞跃,在广场中来回穿梭……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专业老师手把手地指导舞龙动作要领,将舞龙的规定套路及8 字舞龙、游龙、穿腾、翻滚、组图造型等动作进行传授。女子舞龙队员反复操练,通过“零距离”“互动式”培训学习,让古城街道女子舞龙队员有了技艺上提高,经过反复训练,舞龙基本动作、队形、线路及造型动作都被唤醒了。 他拉社区罗锅斗小组李会珍说:“今年的舞龙培训,我们学到了很多,以前我们舞龙培训学习民间龙,现在学习的是表演龙,在表演龙当中,我们可以学习更多套路、造型,我们已经学了三天,通过系统培训后,我们在初一巡街,展示给我们新平人民群众看” 据悉,古城街道最早的女子舞龙队是樱桃寨女子舞龙队,成立了很多年,深受我们新平县广大群众的喜欢,尤其春节巡街活动,是游街队伍中必不可少的一队。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古城街道固有的“文化名片”,今年,古城街道新增2支他拉彝族女子舞龙队伍,让民间文化传承不脱轨,让文化从“听、说”中“活起来”,真正践行文化自信。 “这次我们古城街道培训了为期三天的彝族女子舞龙,以前我们惯例是培训民间龙,现在,我们今年联系到了省上的老师培训了表演龙,目的是提升我们舞龙队舞龙技艺,把更好的精神传承下去,争取以后申报非遗。”古城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冬梅说。 2024年是中国传统龙年,古城街道组织的舞龙技艺培训,目的是丰富群众系列文化活动,增添节日氛围,让新平人民过一个有年味、有去处、有看头的春节。为让彝族女子舞龙队能一直传承,下一步,古城街道将探索市场运作模式,让文化既能传承,又能让群众“鼓起钱袋子”。 (编辑:王汝媛 图/文/审核:罗玉)
|